筛查|国际肺癌日:去年新发肺癌病例82万!如何做好筛查,听听专家怎么说……( 三 )


Q:这样的人群如何选择筛查?是增加CT检查的次数吗?这会不会造成辐射伤害?
陈海泉:不是 , 恰恰相反 。 对非高危人群筛查 , 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做CT的频率 , 而是通过审慎而规范的随访 , 最大程度地减少辐射伤害 。 所以我们提出 , 用最少的CT次数、最合理的CT间隔时间 , 达到早期筛查出肺癌的目的 。
Q:具体的办法是什么?
陈海泉:我们的第一个建议是:将第一次LDCT检查的时间提前到30岁左右 。
30岁是所有肺癌研究的起点 , 将第一次LDCT检查时间提前到30岁 , 目的是尽早发现早期肺癌 , 以便为后续制定筛查计划做好量化铺垫 。 也就是说 , 这次的检查结果将成为以后筛查、随访、甚至复查的基准和证据 。
非高危人群的肺癌和高危人群的肺癌最大的区别在于 , 肿瘤人群的年轻化和肿瘤发展的惰性化 , 所以进行第一次CT检查的时间提前 , 能够保证覆盖范围更广 。
【筛查|国际肺癌日:去年新发肺癌病例82万!如何做好筛查,听听专家怎么说……】我也同时要强调的是 , 必须把握好度 , 就是CT检查的频次 。 现在有的单位把包括CT在内的体检当成“福利”送给员工去做 , 每年完成1次 , 有些人因为“疑病、恐癌”反复不停地进行CT检查……这些行为既不正确 , 也不科学 , 既严重浪费了医疗资源 , 让真正需要检查的人排队等待 , 也影响自己的健康 。 因为 , 过多的辐射会造成辐射剂量蓄积和不可逆转的伤害 。 临床上 , 我们遇到许多初诊患者 , 频繁做CT检查 , 比如2周内做过3次CT(1次体检CT , 2次不同医院CT) , 有的CT可能还是增强的 。
我们建议将第一次LDCT检查时间提前到30岁左右 , 也是因为年轻人罹患肺癌 , 常常被忽视 , 一般发现就是晚期了 , 病情进展迅速 , 预后较差 。
Q:就随访来说 , 不同人群的间隔时间有什么区别?
陈海泉: 这也是我想说的第二个建议 , 如果第1次检查的结果是阴性 , 那么间隔时间将根据年龄和其他危险因素来确定 , 主要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减少CT随访的次数 , 同时也增加发现癌症进展的机会 。
具体来说 , 对于50岁以下的人群 , 我们建议其间隔时间可以延长到5~10年 。 对于50~60岁的人群 , 如果没有其他危险因素 , 间隔时间为5年;如果存在至少一种其他危险因素 , 则间隔时间缩短至3年 。 同样 , 对于60和70岁的人群 , 建议分别间隔3年和2年 。 对于70岁以上的人群 , 无论其他危险因素如何 , 建议的间隔时间均为2年 。
如果在第1次检查时发现有结节 , 那么就采用结节评估和诊疗过程 。
对于非高危人群(主要是不抽烟人群)的筛查 , 总结起来就是两点:1 , 将第一次CT检查的时间提前到30岁左右;2 , 随访的间隔时间根据个体情况定为2~10年 。
监制:卢刚 | 责编:薛园 | 校对: 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