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2、血尿
尿血 , 是泌尿系统癌症的症状之一 。 其特点是无痛性的尿血 。 肾细胞癌约有50%的患者出现反复全程血尿 , 伴有患侧腰部胀痛;肾盂癌约有90%的患者发生反复间歇性全程尿血 , 伴腰部胀痛;输尿管肿瘤则以反复血尿 , 血多时有细条状血块 , 伴持续性腰痛为主要表现 。
3、突然消瘦
由于癌细胞恶性增殖 , 消耗掉大量营养物质 , 致使机体分解代谢加速;加上癌症患者常常合并消化吸收功能减退 , 从而导致体重呈进行性下降 , 这也往往是癌症早期的一个重要表现 。
4、皮肤变化
当内脏产生肿瘤时皮肤也会有所表现 。 这主要是由于肿瘤转移到皮肤 , 或肿瘤浸润皮肤而引起的 。 例如黑痣突然长大、发痒、刺痛可能提示黑色素瘤 。 皮肤不明原因出现暗红色、无痛性肿块或难以愈合的溃疡 , 可能是乳腺癌、肝癌等原发性肿瘤发出的信号 。 体表皮肤奇痒难忍也可能是因恶性肿瘤引起 。
文章图片
三、3个检查别抗拒 , 查癌能帮大忙
小吴因为不想做肠镜而因小失大 , 延误了病情 , 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不止一个 。 如果在你的身边也有亲朋好友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抗拒做检查 , 请告诉他 , 以下3个检查千万别不当一回事 。
1、肠镜
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癌最有效、最安全可靠的办法 , 可在检查的同时获取病灶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 对于绝大多数早期大肠癌患者均可由肠镜检查发现并确诊 。 因此这项检查也被称为肠癌筛查的“金标准” 。
专家建议 , 大肠癌筛查从45岁开始 , 无论男女 , 每年1次大便隐血检测 , 每10年1次肠镜检查 , 直到75岁 。
如果家族中有一位一级亲属患有明确高级别腺瘤或癌(发病年龄低于60岁)、或者两位以上一级亲属患有明确高级别腺瘤或癌(任意发病年龄) , 那么就建议从40岁开始(或比家族最小发病者发病年龄小10岁开始)筛查 , 每年做1次大便隐血检查 , 每5年1次肠镜检查 。
此外 , 有腹泻、血便、腹痛、大便不成型等大便习惯改变的 , 以及不明原因乏力、消瘦或贫血的人 , 也应该去做一个肠镜检查 。
文章图片
2、胃镜
胃镜检查 , 是最先进的诊断肠胃疾病的现代医学技术 。 医师可以通过胃镜直接观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内部黏膜 , 有利于对病情的正确判断 , 减少误诊 , 是目前应对胃癌最好的应对措施 。
胃镜检查不仅可用于临床诊断 , 更可以应用于常规体检中 , 许多人在常规体检中就不知不觉地被查出了胃癌 。 特别是胃癌高危人群 , 更应注重胃镜检查 。 例如患有慢性胃部疾病 , 如慢性胃炎、胃溃疡以及息肉等 , 或者是曾经进行过胃切除手术的人群 , 其胃癌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 。
其次 , 长期吸烟饮酒、喜欢吃油炸、烟熏、腌制食品 , 或者饮食不规律等都会对胃部造成伤害 , 长期下去便容易患胃癌 。 这几类人群即便没有胃癌相关症状 , 也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镜 。
3、肺部CT检查
X光胸片是检查呼吸系统疾病最简单、最便宜、最实用的检查方法 。 但胸片的空间分辨率差 , 故诊断作用较局限 , 由于是一种重叠影像 , 且组织显像不清晰 , 对比度差 , 极易漏诊 。
对于肺部疾病的检查首选就是低剂量螺旋CT 。 CT通过显示组织薄层横断面及三维结构图像进行诊查 , 有效避免了肺与心脏、纵隔、横膈等组织的重叠 , 能发现肺尖、脊柱旁、靠近胸膜、心脏后方、纵隔、横膈等部位胸片难以发现的病灶 。 对发现肺内病灶及早期诊断定性 , CT明显优于胸片 。 此外 , 低剂量CT筛查所产生的射线剂量很低 , 对人体的影响明显降低 , 是高危人群体检的首选方法 。
- 维生素C|中老年人害怕得脑梗?提醒:除了烟酒,五件事也是“祸根”
- 老中医|蕲春老中医陈沫金,人称“克癌宗师”,曾以身试毒研发抗癌药物
- “吃得少,活得久”是谣言,还是有科学依据?诺奖获得者已有答案
- |这3个坏习惯,正在“毁掉”你的膝盖!
- 基因|一个残酷的事实:老一辈患有这5种癌症,可能会“传”给下一代
- 多家病院联合呼吁:冰箱里“1青菜”,常吃损伤甲状腺,早撤下餐桌
- 补肾|“吃姜不去皮,吃错一生疾?”生姜到底要不要去皮?本文为你讲清
- 水果|中医教你三个“技巧”,学会后,可轻松补回阳气,做生猛小老虎
- 腹泻|“拉肚子”也可能是癌症信号?提醒:身体5个异常,别以为是小事
- 安神|身体若有3个异常,或是“血栓”到来,常做这2事,或能防治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