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坚持,8年长跑,马凡医患群体的双向奔赴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李曌懿谷雨微
“做完手术的邱红敏母子 , 已经顺利出院 , 恢复得也很好 。 迟迟没有回家 , 是为了等待马凡病友大会的到来 。 ”每年10月25日的马凡病友大会 , 对于全国各地的马凡患者来说 , 都像是一次温馨的家庭聚会 。 12年的坚持 , 8年的长跑 , 他们 , 一直在奔走 , 他们 , 从未说放弃 。
“我这人就不服输” , 6次手术 , 12年的坚持
外表修长 , 积极乐观 , 喜欢养花养狗 , 很难想象这样的邱红敏有着12年马凡综合征患病史 , 6次手术在身上留下的刀口并没有打垮她 , 邱红敏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 “如果我不做手术的话 , 就一点希望都没了 。 做了手术 , 起码还有个盼头 , 我这人就是不服输 。 ”
今年9月15日 , 邱红敏写了一封求助信 , 这封信虽然只有短短500字 , 但“做过6次手术”“累计费用70多万”这些简短的词汇轻描淡写地讲述了她与马凡抗争的12年漫漫长路 。 信里最后写道 , “作为母亲 , 我希望我的孩子健康平安 , 尽快回到学校完成学业 。 ”事实上 , 每一位马凡患者的抗病史 , 背后都是一个家庭艰辛的求生路 。
邱红敏第一次感到胸部撕裂般地疼痛 , 是在2015年春节前夕 , 在被送到医院后 , 检查结果显示腹主动脉夹层 , 做了手术 。 “当时我的血管已经撕裂了 , 仅剩薄薄的一层膜 。 一尺长的手术刀口带来的疼痛是一般人无法承受的 , 我在家人面前不敢哭不敢闹 , 难受就咬牙忍着 , 告诉自己能活下来就很幸运了 。 ”术后四个月复查 , 医生说远端又出现了问题 , 需要再安排一次手术 , 紧接着 , 医生在手术室抢救了11个小时 , 邱红敏终于脱离了危险 。
这次手术又留下了一条70公分的刀口 , “术后我在ICU醒来的那一刻笑了 , 我意识到自己还活着 , 马上动动手和脚 , 我没有瘫痪……”邱红敏回忆 。
邱红敏明确知道自己患马凡综合征是在2016年 , 这时距离第一次手术已过去6年时间 。 当时有医院免费给患者做基因检测 , 邱红敏的检测结果显示她体内带有马凡的致病基因 。 也正是在这一年 , 邱红敏加入了北京康心马凡综合征关爱中心 , 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
作为志愿者 , 邱红敏在2017年开始积极分享自己与“马凡”抗争的经历 。 邱红敏有一份6644字的回忆笔记 , 文内关于儿子患病经历的描述却只有不到100字 , 笔记中写道 , “我不愿意说出来 , 作为一个母亲 , 除了愧疚还是愧疚 , 一夜之间我和儿子的爸爸急得头发都白了 , 但很幸运 , 儿子渡过了难关 。 ”
两代人重获新生 , “相信医生 , 我们会勇敢地走下去”
邱红敏的儿子王朝琦今年16岁 , 是一名高二学生 , 身高1米9的他 , 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篮球 , 因为马凡患者不能剧烈运动 , 对他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 实际上 , 出于担心 , 在王朝琦10岁左右 , 邱红敏就带他做血管扩张之类的检查 。
12年坚持,8年长跑,马凡医患群体的双向奔赴】“儿子连续做了两年都挺正常 , 我就以为他没有遗传上这个病 。 但去年有一天晚上他的背部突发撕裂般的疼 , 去医院做了检查 , 结果显示主动脉A型夹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那时就即刻选择做了手术和支架 。 ”
虽然自己已经对手术习以为常 , 但在这之后的每一次复查 , 对于邱红敏来说 , 都是一个双重打击 。 今年5月份邱红敏锁骨下动脉扩张到38cm , 来到德达医院求医 , 由孙立忠院长亲自主刀并顺利完成了手术 。 术后不久儿子王朝琦的复查结果显示 , 腹主动脉扩张50mm , 急需手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