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为何难以治疗?急诊科医生用AI找准大脑病变部位,对因下药( 二 )


在对小女孩进行了一系列的脑功能评估后 , 团队发现她的脑功能问题并采用了个性化干预方法 , 同时给到家长行为管理的科学方法 。 经过半个月的治疗后 , 小女孩脑功能有明显改善 , 从班里倒数3名上升到了中等水平 。
抑郁症为何难以治疗?急诊科医生用AI找准大脑病变部位,对因下药
文章图片
高妍认为整个社会对大脑疾病的认知很重要 , 因为在快速运转的社会节奏中 , 目前青少年的抑郁症发病率已高达27.8% 。 “其实多动症儿童如果不及时干预 , 有50%对概率未来会发展到抑郁等严重精神问题 。 所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早发现、早干预 , 而不要等到病情很严重的时候再去治疗 。 ”
从科普开始 , 建立多组学医疗平台
作为一个“停不下来的人” , 高妍虽然告别了急诊科 , 但“治病救人”仿佛成了刻在高妍骨子里的信条 。 围绕着国内的临床需求 , 她先后创立了远程心电监护项目、药房自动化项目和未名脑脑 。
抑郁症为何难以治疗?急诊科医生用AI找准大脑病变部位,对因下药
文章图片
“创立未名脑脑是因为2017年家里一位老人得了阿尔茨海默氏症 , 这件事让我开始关注大脑领域的疾病 。 ”高妍翻阅了很多资料 , 发现现代社会大脑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 但医学上对于很多大脑疾病的致病机理缺少明确解释 , 因此在临床治疗上也是困难重重 。
“我们的科普平台有三个目标:一方面 , 我们可以帮助健康人群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方式 , 预防大脑疾病;另一方面 , 也能帮助早期症状患者认识大脑疾病 , 主动就医 , 及早干预;第三是对于中重度患者的家人提供科学的照护方案及心理上的慰籍 。 ”高妍表示 。
抑郁症为何难以治疗?急诊科医生用AI找准大脑病变部位,对因下药
文章图片
未名脑脑创始人高妍
在做科普的3年时间中 , 高妍不断从自己的人脉圈中挖掘人才 , 逐渐搭建起了一支交叉学科的团队——团队里一部分是由脑科学、临床医学和人工智能专家组成的科学家团队;另一部分是专做软件和硬件的产品化团队 。
在未名脑脑的起步阶段 , 团队遇到的一大困难是行业背景不同而造成的沟通不畅 。
“大家说话经常不在同一个‘频道’上 , 我需要在其中充当‘翻译’ , 才能让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相互理解 。 ”高妍认为 , 沟通是女性创业者独特的优势 , 而她需要将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致 。
抑郁症为何难以治疗?急诊科医生用AI找准大脑病变部位,对因下药
文章图片
从临床需求出发 , 到科学家团队提出科学理论 , 再到产品团队将理论落实到产品 , 这中间团队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学习和创新 。
其中 , 未名脑脑在脑疾病领域做出的重要创新有二:一是开发了多维多组学标志物的AI精准医疗平台 , 让医院、药企可以从多维度来识别疾病亚型;二是将数字医疗技术落实到具体的产品上 , 让患者可以在院外使用 , 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
为药企和医院赋能
作为一家创立不到两年的企业 , 未名脑脑有着清晰的商业定位 , 高妍表示:“我们会专注研发数字医疗技术 , 为药企和医院赋能 。 ”目前未名脑脑已和多家医院、药企以及学校 , 开展了小范围的试点合作 , 明年将会进行规模化地复制 。
在商业化路径上 , 未名脑脑共有三种方案:一是帮助药企针对患者疾病亚型来开发新药;二是为医院提供精准治疗在内的多种医疗器械 , 更好的帮助临床医生的诊治;三是通过自研的软件、硬件治疗方案来直接帮助患者 。
“对于脑疾病的药物来说 , 临床研究阶段失败概率非常高 , 很大程度上因为传统CNS药物开发采用‘一刀切’的开发方法 , 不区分疾病亚型 , 但往往只有部分患者对临床药物有反应 。 ”高妍表示 , 未名脑脑的“数字靶点”的开发方法 , 可以帮助药企在新药研发阶段 , 找到对药物疗效反应好的患者亚型 , 从而降低药物开发成本 , 缩短上市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