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深圳首次发现BF.7变异株,官方:极易造成大面积传播

深圳首次发现BF.7变异株
抵深者须实行“三天三检”
据深圳发布 , 10月8日0时-10日24时 , 深圳累计报告本土病例46例 , 其中32例为市外、省外来(返)深人员输入关联 。 上述新增病例均已转送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隔离治疗 , 目前情况稳定 , 流调溯源、密接隔离等工作正在进行中 。
深圳市疾控中心对全市10月9日以来的所有病例均进行了病毒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 , 测序结果显示 , 大多数个案感染毒株为BF.7、BA.2.76和BA.2.2变异株 , 其中BF.7变异株为深圳首次检出 。 BF.7是BA.5.2.1.7变异株的简称 , 是奥密克戎BA.5变异株的亚系 , 相对于BA.4或者BA.5 , 它的传播速度快、传染力强、代际间隔更短 , 极易造成大面积传播 。
虽然目前深圳所有个案均在发病初期被及时发现 , 疫情发生大规模爆发的风险较低 , 全市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可控 , 但是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高位 , 深圳持续面临着境外疫情输入和国内中高风险区疫情传播的风险压力 , 特别是国庆节假日结束后外出旅行人群集中返深 , 新增病例呈现“多点输入、局部聚集”的特点 , 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复杂 。 深圳将保持战略定力 , 坚定必胜信心 , 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 , 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
为监测排除来(返)深人员的疫情输入风险 , 深圳即日起对所有来(返)深人员实行“三天三检三不” , 所有来(返)深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抵深后核酸检测执行三天每天一检测 , 期间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 谢绝访客 。
近期深圳在流调过程中发现 , 不少病例是由于不正确佩戴口罩而发生“隔空”感染 。 深圳某市民在外地旅游返深后确诊 , 基因测序结果为BF.7变异株 。 初步流调显示 , 该病例与路边行人相遇时因两人均未戴口罩 , 导致行人感染 。 目前该外地返深市民已造成多例后续关联感染个案 , 对我市带来较大传播风险 , 不排除后续出现新增阳性个案的可能 。
疾控专家表示 , 科学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减少交叉感染 , 降低传播风险 , 阻断疫情扩散蔓延 , 也是最简单、最方便、最经济的防控措施 。 同时建议市民坚持做好勤洗手、常消毒、多通风、少聚集、一米距等个人防护措施 。 如果出现不适 , 佩戴好口罩后及时就诊 。
路边相遇 , 一个细节导致感染
案例一:国庆期间 , 深圳一名市民A前往内蒙古旅游 , 返深后于10月9日确诊 。
流调显示 , 10月8日18时 , 病例A与病例B在福田区的路边时相遇 , 二人均未戴口罩 , 导致交叉感染 。 10月10日 , 病例B确诊 。 目前病例A引发的后续关联感染个案 , 已超过20例 。
【提醒】深圳首次发现BF.7变异株,官方:极易造成大面积传播
文章图片
案例二:深圳市福田区某生活超市门口 , 确诊病例A路过时 , 向旁边的垃圾桶吐了口痰 。
【提醒】深圳首次发现BF.7变异株,官方:极易造成大面积传播
文章图片
一分钟后 , 病例B和两名好友来到该超市买菜 , 并在距离垃圾桶一米左右的位置 , 徘徊了大概一分钟 。 身着白衣的病例B虽然戴了口罩 , 但整个鼻子都裸露在外 。
【提醒】深圳首次发现BF.7变异株,官方:极易造成大面积传播
文章图片
【提醒】深圳首次发现BF.7变异株,官方:极易造成大面积传播】病例A确诊两天后 , 病例B也确认感染 。
福田区疾控中心流调发现 , 两人属于同一传播链 。 流调员指出 , 病例A吐痰的行为形成了气溶胶传播风险 。 “病例B戴的口罩虽然把嘴巴挡住了 , 但是鼻子裸露在外面 , 这就导致气溶胶吸入呼吸道 , 从而造成病毒传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