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任何一点伤害他人的可能
总是想成为微信聊天里说最后一句话的人 , 哪怕是找了半天发了一个不尴不尬的表情包 , 也不想让对方感觉到被冷落 。
和不熟悉的人社交总是很紧张 , 但下次还想参加
“和新同事聚餐好尴尬 , 不知道说什么话题合适 , 只能偶尔搭个话……什么?还有夜跑团 , 我当然要参加!”
独处很轻松 , 但也很无聊
独自在家隔离悠然自在 , 但看着朋友圈的聚会照也十分眼馋 , 恨不得隔离结束立马和朋友们都聚一遍 。
来看看你自己有没有这些特点吧:
如果你有上述这些特点[2][3][4] , 那么 , 你很可能也是外向型社恐的一员 。
比起传统的内向社恐型 , 外向型社恐们“自相矛盾”的特点 , 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紧张和焦虑[5] 。
并且 , 研究结果发现 , 属于“外向型社恐”的人并不在少数 , 甚至比内向+社恐的人还要多[2] 。
其实是社恐中占比最多的类型!
对比社交焦虑障碍人群和普通人群的人格量表得分后 , 研究者发现 , 社交焦虑障碍人群确实比一般人群更内向、情绪也更不稳定[2] , 但聚类分析表明 , 社交焦虑障碍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有明显差异的亚型 。
这三个亚型分别是:“典型”型(prototypical)、内向尽责型(introvert-conscientious)、变化开放型(instable-open) 。
第一种社恐就是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 , 具有内向的特征 , 同时 , 情绪比较不稳定 , 即倾向于体验更多的焦虑和抑郁、被不真实的想法所困扰、难以逃过诱惑、面对压力更脆弱 。
文章图片
第二种社恐与前一种不同的是 , 虽然也比较内向 , 但情绪相比之下更加稳定 , 同时责任心更强 。
而第三种则比前两种要外向得多 , 虽然和普通人群比起来仍有些差距 。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外向型社恐 , 占整个社交焦虑障碍人群的37.9% , 是人数最多的亚型 。
他们的情绪也比较不稳定(可能比第一种稍好点) , 但开放性(openness)高 , 他们富有想象力、好奇心强、能包容和接纳不同的观点 。
所以 , 虽然外向型社恐的人因为既比较外向 , 又会因社交而焦虑 , 比其他类型体验着更矛盾的情感 , 但是这种矛盾也为他们带来了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 。
他们更敏感、更有同理心;同时他们也更有创造性 , 对艺术和美有敏锐的洞察力 , 想象力和审美水平比一般人(没有社交焦虑障碍的人)更高 。
我有一个朋友是外向型社恐 ,
能怎么办?
首先要明白 , 不适感的来源是社恐 , 而不是内向或外向的性格 , 很多社恐的朋友为了改变自己 , 强迫自己变得外向 , 结果只会让自己成为外向型社恐的一员 。
社恐的根源 , 往往在于自己脑海中自动出现的不合理信念 。 比如主动和别人打招呼之后 , 对方的反应却很冷淡 , 于是就忍不住自我怀疑“我真是一无是处 , 大家是不是从没把我放在眼里” 。
文章图片
图|自己做的
但其实这只是一个比较偏激的想法 , 而不等于现实 。 我们可以尝试识别并纠正不理智的想法 , 切断焦虑的源头 , 将事件的结果限于特定人物、特定情境下去考虑 , 比如 , 对方表现冷淡可能仅仅是因为没反应过来 。
所以 , 我们需要将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看作想法 , 而非事实 。 想要达成这一点 , 我们可以从改变一些固有的观念出发 。
例如 , 尝试把不那么舒服的体验看成人类共有的普遍经历 , 不止自己会这样 , 就算和最亲密的朋友聊天 , 也会有猝不及防的沉默出现;就算经验丰富的教师 , 讲课时也会担心自己出错;就算是社交达人 , 也会时常感到尴尬想逃 。
- 为什么有的人,怎么吃都不胖?医生说出实情,这可能并不是件好事
- 长寿的秘诀终于找到了!5件长寿事,排在第一的最应该看看
- JCI:中国科学家发现肺癌骨转移的新机制!
- 你为什么会养猫?99%的铲屎官第一个就中!
- 医生|170cm的“梦幻”身材,这身线条又是多少人的梦想?
- 女人为什么爱养狗?我来告诉大家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农村都听说了
- 味精是“害人精”,毁掉菜肴的工业产物?不敢吃味精的人都看看吧
- 医生|颈椎「太直」也是“病”!颈椎最怕的2件事,你却天天做
- 增塑剂|装菜的“塑料袋”放进冰箱,不仅有毒还致癌?实验告诉你真相
- 腰椎间盘突出|多吃水果更健康?提醒:当心这3种水果,因吃错水果而生病的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