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否也有“新闻记者”?《诗经》的得以流传印证了这一点

古代是否也有“新闻记者”?《诗经》的得以流传印证了这一点】《诗经》作为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 收录着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民间诗歌 , 同时也见证了那个时期的世间百态与社会风貌 。 举个例子:“所谓伊人 , 在水一方” , 这是古代男子对美好女子的赞美与示爱;“硕鼠硕鼠 , 无食我黍” , 这是对古代官员鱼肉百姓的不满;“吁嗟鸠兮 , 无与士耽”是古人对女子不要坠入情网的劝诫……
我们知道 , 《诗经》是由孔子编订的 , 那么诗篇的收集是出于谁人之手呢?其实 , 诗篇的收集涉及到一个古老的职业——“采诗官” 。 采诗官 , 顾名思义 , 就是收集诗歌的人 。 采诗官可谓是一个低调且神秘的职业——采诗官们大多数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名姓 , 但却依然让人羡慕不已 。 “采诗官”一职究竟具有什么魅力?在本篇文章当中 , 就让笔者带诸位一同去揭秘 。
古代是否也有“新闻记者”?《诗经》的得以流传印证了这一点
文章图片
采诗活动发生在周代 , 又名周代采诗 。 周朝设有专门采诗的官员 , 即采诗官 。 据史料《汉书·艺文志》记载:
诗言志 , 歌咏言……故古有采诗之官 , 王者所以观风俗 , 知得失 , 自考正也 。
在所有的涉及当时文化领域的职业中 , 采诗官无疑是最古老、最有品位的职业 。 三千多年前 , 周天子以礼乐治天下 , 百姓在当时以耕地种田为生居多 , 日子慵懒而闲适 。 为了对抗生活的单调 , 百姓将日常的喜怒哀乐通过诗歌表达出来 。
那在当时那样一个年代 , 世间万物 , 皆可入诗 , 诗歌便是生活 。 孟秋七月 , 又到了采诗的季节 。 采诗官因此被朝廷派遣巡游民间各地 , 体察民俗风情 , 了解政治得失 。 采诗官们身背竹卷书 , 手摇木铎 , 行走在田园小径 , 游荡于山林之间 , 只为了解民生 , 收集民间小调 。
在大多数采诗官的心里 , 百姓之事无小事 , 他们因此深受百姓欢迎 。 每每遇到友善的村民 , 采诗官都上前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 。 遇到坏官当道 , 他们更是将当地百姓对他们的评价实事求是地记录下来——“相鼠有皮 , 人而无仪 。 ”可谓是古代的新闻采访人员 。 夜幕降临 , 他们一天的行程才匆匆结束 , 回到居室 , 将他们一天的收获雕刻编撰成诗 。 直至秋季过后 , 遍布中原大地的采诗官们才被朝廷召回 , 采来的诗 , 便交于朝廷的乐师 , 配上音律 , 形成诗歌 , 献唱给周天子 , 以供参考施政 。 就这样 , 一次民间调查就在游山玩水之间诗意而轻松地结束了 。 暮春三月 , 新一轮的采诗旅程又将开始 , 他们还多了一个新任务——去验证朝廷的施政是否有效 。
古代是否也有“新闻记者”?《诗经》的得以流传印证了这一点
文章图片
采诗官虽任命于朝廷 , 但一年下来在朝廷停留的时间往往只有不到三个月 。 采诗官直属主管乐理的太师部门 , 他们收集回来的情况可以直接上陈给周天子 , 其中没有任何阳奉阴违弄虚作假之事 , 保证了民生情况的真实性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些采诗官们看似地位卑微 , 事实上却担负着当时国家新闻采访人员般的重任 , 同时为古代诗篇的收集撰写和后世流传考古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 比起在朝廷兴风作浪的参政大臣 , 他们更愿意远离庙堂 , 当一个小人物 , 去体恤民生民情 。 但他们又不如隐居山林的诗人那番消极避世 。 这便是采诗官一职魅力所在——在入仕与出仕之间 , 它是一个最舒服的位置 。 当然这么舒服的职业并不是想当就能当的 , 采诗官被要求来自民间 , 并且要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