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服药效果最好?

本文转自:文汇网
什么时候服药效果最好?
文章图片
什么时候服药效果最好?
我们先引入一个时辰药理学概念 。 时辰药理学即时间药理学 , 其主要研究的是因给药时间不同而导致药物各成分含量在患者体内发生动态变化 , 及其所产生的不同治疗效果 , 从而探讨药物与人体周期性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
有研究表明 , 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在一天之内处于不断的周期性、节律性变化状态 , 机体的呼吸、代谢以及体内各种酶类、激素、血糖等含量的变化都会在生物钟的调控下进行有节律的波动变化 , 还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或时间段内出现峰值 。
因此 , 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给药会对药物的疗效产生极大影响 。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 , 在临床用药中同一种药物 , 给药时间不同 , 产生的疗效也不同 。
常用药物的最佳用药时间:
■抗高血压药
人体血压波动具有昼夜节律变化 , 杓型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高血压类型 , 该类型高血压特点:晨起血压迅速升高 , 睡眠时降至低谷 , 即“一峰一谷” , 或是血压在9-10时、14-16时各出现1次高峰 , 即“双峰一谷” 。
为有效、平稳控制血压 , 患者应该在血压达到高峰前服用降压药 , 效果最好 。 晨起服用1次长效抗高血压药 , 或每日服用2次 , 晨7时和下午3-6时为好 。
一般杓型高血压患者不宜在睡前或夜间服用抗高血压药 , 以避免血压(舒张压)于夜间睡眠中过低导致组织灌注不全而诱发缺血性脑卒中 , 老年人尤是如此 。
少部分患者由于昼夜节律异常、动脉硬化 , 血压于夜间降低小于10%或大于日间血压20% , 血压曲线呈非杓型曲线 , 称为非杓型高血压 。 此类患者应于晚间睡前服药 。
■血脂调节药
肝合成胆固醇主要在夜间进行 , 合成高峰在凌晨2-3时 , 服用胆固醇合成酶抑制剂在晚餐或睡前服用疗效更好 。 如与贝丁酸类(主要是吉非贝齐)联合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 , 为避免肝酶竞争性相互作用影响肝酶代谢、产生横纹肌溶解和肌痛等不良反应 , 应早、晚交替服用 。
■抗心绞痛药
上午6-11时冠状动脉血流明显减少 , 心肌缺血、血小板聚集增加 , 为心肌供血不足的高峰 , 此时也最易发生心绞痛 , 故上午用药比下午用药更有效 。
■肾上腺素皮质激素
人体内激素的分泌高峰出现在晨7-8时 , 此时服用可避免药物对激素分泌的反射性抑制作用 , 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抑制较轻 , 可减少不良反应 。 提倡晨起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 。
■平喘药
哮喘患者呼吸道阻力增加 , 通气功能下降 , 呈昼夜节律性变化:一般于夜晚或清晨气道阻力增加 , 呼吸道开放能力下降 , 可诱发哮喘;凌晨0-2时哮喘患者对乙酰胆碱和组胺反应最为敏感;黎明前肾上腺素和环磷腺苷浓度、肾皮质激素低下 , 是哮喘的好发时间 , 故多数平喘药以临睡前服用为佳 。
需注意 , 氨茶碱的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 , 早晨7点服用效果最好 , 毒性最低 。 β2受体激动剂可采取晨低夜高的给药方法 。
■抑酸剂
人体的胃酸除了与进食有关的分泌节律外 , 还存在昼少夜多的生理节律 。 睡眠时 , 人体迷走神经兴奋 , 夜间胃酸分泌量较大 , 通常在22时达到高峰 。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对于食物或心理引起的胃酸分泌抑制作用比较理想 , 对于夜间生理性的胃酸分泌效果不是很理想 。
相对而言 , 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对于夜间胃酸分泌高峰的抑制作用更好 , 可以晨起服用质子泵抑制剂 , H2受体拮抗剂在晚上睡前顿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