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云南网
渠东海埂村村庄一角
海埂村 , 坐落于昆明市晋宁区滇池南岸 , 是渠东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 旧时是一条沙埂 , 因渔民在此处歇脚定居逐渐形成村落得名海埂村 。 村域面积840亩 , 全村237户、648人 , 16名党员 。 曾经的海埂村雨天踩泥、晴天飞灰 , 有一半以上村民迫于生计背井离乡 , 外出打工 。 怎样才能让海埂村从“泥巴村”变身“花园村”?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群众增收?面对这些问题 , 渠东村“两委”班子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
“高”定位抓实主业
确定“路线图” 。 2021年新一任班子上任后 , 面临着村庄发展滞后、产业单一等一系列难题 。 在“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中 , 渠东村党总支邀请区农村局、区文旅局等行业分管领导、业务骨干 , 针对海埂村人口情况、经济基础、产业现状、地形地貌、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础党建情况 , 制定发展实施规划 , 进一步摸清海埂村发展优势和存在的困难、问题 , 为海埂村的蜕变埋下伏笔 。
绘好“时间表” 。 目标明确了 , 渠东村“两委”因势利导 , 争取到“晋宁区滇池沿岸美丽乡村海埂村示范村建设项目”资金2366.2万元 , 分为三期对占地300亩的海埂村进行景观营造 , 提升村庄、田园、湿地等整体景观风貌 , 植入婚纱摄影、主题旅拍、创意农业、乡村文创休闲等业态 , 进一步明确建设方向 。
制定“任务书” 。 以书记抓、抓书记方式 , 由街道党工委书记统筹面上推进 , 渠东村党总支书记负责与施工队、项目运营方沟通协调 , 海埂村支部书记(小组长)具体负责村庄卫生、民意收集等细节问题 , 各司其职保证工作任务压实到位 。
文章图片
村庄外的湿地
“优”环境夯实基础
支部引领 , 把愿景变为实景 。 将村域划为若干网格 , 推行“1+N”即1名党员(村干部)联系多户群众模式 , 由一支部16名党员定期走访联系户 , 监督“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情况 , 及时劝诫、阻止乱排污水、乱倒垃圾、门前“五堆”等行为;在每月主题党日活动中集中对公共区域、河道进行整治 , 带动村民自觉参与到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中来 。
真抓实干 , 把蓝图变为现实 。 村“两委”首先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 , 取海埂蓝天、滇池白云之意 , 对213栋民居进行“青瓦白墙”风貌改造;硬化村民反映强烈的入村道路、机耕路、主干道15137平方米 , 铺设污水管网1106米 , 改造公厕3个、户厕132个 , 改造生态文化场911平方米 , 绿化公共区域8865平方米 , 强电弱电整治提升3300米 , 改造停车场1188平方米……如今 , 村内青石路四通八达 , 小桥流水潺潺 , 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 。
“精”施策转型升级
在传统花卉、蔬菜市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 , 为避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 , 村“两委”班子对多产业融合发展达成共识 。 当听到村“两委”决定拆除环湖路一侧约300亩低标准大棚 , 用于发展创意农业时 , 大多数村民都不理解 。 为消除村民顾虑 , 党员干部带头从自家拆起 , 现身说法 , 早出晚归挨家挨户争取群众支持 , 使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 油葵、菱角的成功落地 , 对海埂村统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转变生产方式 ,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 同时 , 也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观光旅游业发展铺垫了道路 。
文章图片
渠东海埂村村庄一角
“强”治理聚集底气
- 陈尚菊:“退休”不“褪色” 反哺乡村助振兴
- 云南镇康县:七彩田园绘就乡村美丽画卷
- 峰峰这个村凭什么成了网红打卡地?
- 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颐正新村:仨“兵书记”合力帮扶 抱团助力乡村振兴
- 打造“一米菜园”、发放“人居环境积分存折”……焦作马村区为乡村持续“美颜”
- “飞阅”中国安徽铜陵:美丽乡村入画来
- 义兴镇有机村入列“国字号”休闲乡村
- 直播带货 包村干部卖蜂蜜助农增收
- 走“晋”乡村看振兴|青山绿意浓 田园待丰收
- 记者蹲点丨这些乡村中医缘何在全国非遗博览会上“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