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几口冰水下肚,男子心梗了!曾有人因为一桶冷水浇下丢了性命
临安的杜先生最近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因为干活间隙猛喝了几口冰饮料,他突发胸闷,急忙联系家人打了120,被送到了临安中医院就诊。
一查吓一跳,心电图显示其前壁导联ST段明显弓背抬高——居然心梗了!
接诊医生当即向杜先生家属说明情况,病情非常紧急,需马上转运至在浙江医院胸痛中心进行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如今已康复出院的杜师傅回想起发病经过仍心有余悸,“真没想到,几口冰水也会心梗!差点命都保不住了。”
文章插图
判断准确,抢救及时患者预后良好
杜先生今年60岁,平常除了血压有点高,身体没啥大毛病。他家里经济条件也不错,基本不用干体力活,在小区当保安打发日子。前段时间,酷暑难耐,帮忙搭把手、搬了几袋货物后出了不少汗,他感觉有些口渴,想都没想就喝了几口冰饮料。
很快,他突然感觉胸口一闷,休息之后没有缓解,此外,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也直往外冒,人也越来越疲惫了。杜先生感觉不对劲,急忙联系家人打了120……
来到浙江医院三墩院区,他被急速送进了导管室,浙江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金红峰主任医师快速将杜先生闭塞的血管开通。原来,杜先生的心脏前降支血管堵住了,幸好临安当地首诊医生判断准确,来到三墩院区后得到及时救治。术后,杜先生的胸闷立即缓解,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身体恢复情况良好。而且,心功能影响不大,预后较好。
冰水的威力这么大?“冷刺激”不容忽视
为什么一瓶冰水下肚后,就突发急性心梗?金红峰说,杜师傅发病前又热又累,一喝冰水,血管受到刺激后迅速收缩,引起血管痉挛,心脏缺血严重,导致了心梗的发生。
心梗的发生,与本身有的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有关。相对寒冷的冬春季节是心梗的高发期。然而,除了持续的寒冷环境,还有另一种增加心梗发生风险的情况:冷刺激,即夏季高温环境下,尤其是闷热潮湿的桑拿天,忽然喝冷饮,血管遇冷骤然收缩,心脏耗氧加剧,引发血压波动,也会诱发心肌梗死。
金红峰强调,急性心梗一旦发生,时间就是生命。最重要的是及时开通血管,发病后2小时以内是最佳救治时间,俗称“黄金120分钟”。发生心梗要第一时间立即拨打120,由救护车到达现场实施紧急救治,尽快送至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专业救治。
即使是夏末
这些导致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仍需警惕
1、气温高,增加心脏负担。当气温超过大约33℃时,新陈代谢会明显加快,对于血液循环系统影响很大。此时心脏必须打出更多的血液来充填扩张的血管,无形中心脏的负担就会增加。此时对于一般人不会有太严重的影响,但是对于原本有心血管疾病或心律不齐的人就会增加血管梗塞的危险;
2、流汗多,血栓风险增高。夏天动不动就容易流汗,从而引起身体脱水,血管中的血液黏稠度升高,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来说,容易发生凝血,造成血栓;
3、空气潮湿,心脏缺氧风险增加。空气中湿度过高,会使空气中含氧量变低,吸入空气的含氧量变少,从而增加心脏缺氧与运作上的负担,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易心律不齐。炎热天气易引起体温升高或中暑情形,此时自律神经兴奋,增加心脏负担,提高心律不齐的风险。昼长夜短的夏天季节与潮湿天气也会影响睡眠,导致睡眠质量不佳,未能充份休息,也是心律不齐和心血管疾病重要的诱因;
5、情绪烦闷激动,易致急性心梗。夏天天气燥热,连带影响心情变得烦闷,如果情绪太激动或生气,可能酿成急性心肌梗塞。
- 救治|丨绿色通道丨多学科通力合作抢救无保护左主干前壁心梗患者
- 中药|健康公开课:有“还魂药”之称的安宫牛黄丸,可以预防心梗吗?
- 冬季突发心梗,8种自救方法,哪种才是正确做法?为家人转存
- 心肌梗塞|吃得太饱容易诱发心梗!这些伤害心脏的习惯,还有很多人在做
- 水果|冰箱里放这3种食物,拿出来就得扔掉,吃了会损坏健康?
- 高血压|花生是高血压恶化的“助推器”?医生提醒:1种水果要忌口,以免心梗“上门”
- 冰皮月饼保存方法 可以常温保存吗
- 雌激素|哪些人群应该特别注意预防心梗发作?
- 胆囊结石|入冬后,心梗防不胜防,要想心脑血管健康,尽量少吃“3白”,多吃“2物”
- 夏日爱吃冰淇淋 何时吃才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