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杨宝峰院士:我国寒地居民高血压防控要因“冷”制宜

作者:衣晓峰
作为一个曾经被忽视的研究领域,寒冷地区疾病和由各种冷应激引起的疾病已经受到全球科学界的认识和关注。在寒冷地区,低温相关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和病毒传播性疾病,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构成了严重威胁。专家认为有必要结合更多的基础和转化研究,针对寒冷天气相关健康问题拓展新视野、新思路,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医学研究和实践。
在新近出版的全球首个《寒地医学(英文)》杂志创刊号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杨宝峰教授及其团队发表的文章《中国主要寒地疾病:高血压的防治措施》,首次对国内寒冷地区高发性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的流行病学、危害及预防策略进行了系列研究分析,提出在构建高血压防控管理体系时,要综合考量寒地气候因素,将高血压防治实践纳入寒冷地区卫生扶贫项目。
寒冷|杨宝峰院士:我国寒地居民高血压防控要因“冷”制宜
文章插图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扶摇直上”【 寒冷|杨宝峰院士:我国寒地居民高血压防控要因“冷”制宜】杨宝峰院士介绍,高血压是危害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其发病率、患病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居高不下,且进展隐匿。在症状出现之前,高血压通常已对多个器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为心力衰竭、冠心病、肾脏、动脉粥样硬化和中风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数据表明,2010年全球约31.1%的成年人(13.9亿人)患有高血压。到2025年,全世界成年高血压患者人数将达到15.6亿。最新的社区人群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35-75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44.7%;2019年公布的另一项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的成年高血压患者人数已超过2.7亿。
高血压的发病涉及遗传、年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也与低温环境密切相关。杨宝峰解释说,暴露在低温环境所导致的血压升高,被称为冷应激性高血压,易发生于老年群体和体重指数较低的人群。当天气变冷,特别气温急剧下降时,交感神经系统和冷应激系统的过度激活,促使血压急剧升高,各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也随之增加。
在我国,高纬度、高原地域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国10省市50万居民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显示,高纬度地区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居民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低纬度炎热季节(6月至8月)相比,分别增高了10毫米汞柱和4.2毫米汞柱;而室外温度每降低10°C,血压则升高5.7毫米汞柱。在寒冷地区的凛冽冬天,收缩压和室外温度的相关性在老年人和瘦弱人群中较为显著。
寒冷|杨宝峰院士:我国寒地居民高血压防控要因“冷”制宜
文章插图
寒冷地区民众的高血压较严重我国地域辽阔,南北纬度广,跨越了多个气候带;东西经度大,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气候变化多端。北方寒冷地区由于受太阳斜射,加上白昼时间较短,由此使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照和热量远较南方少,形成了南北很大的气温差。并且北方边塞之地受西北方向来的冬季风和寒潮侵袭,气温经常骤降。
杨宝峰院士解释,寒冷地区(简称寒地)是一个较为综合的概念,是指一月份平均气温低于-8℃,或一年中较长时间日平均最高气温在0℃以下,长达4-6个月处于寒冷气候;降水经常以雪的形式出现;日照及白昼时间短;季节变换明显。世界范围内的寒地主要是指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部分地区,以及俄罗斯远东、北美大陆北部、北欧等地,这些寒地国家和地区多数都在纬度和海拔较高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