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圆禾下乘凉梦 从千分之一的可能里孕育杂交水稻新希望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
水稻育种专家张向阳:为圆禾下乘凉梦从千分之一的可能里孕育杂交水稻新希望
为圆禾下乘凉梦 从千分之一的可能里孕育杂交水稻新希望
文章图片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试验田 。
为圆禾下乘凉梦 从千分之一的可能里孕育杂交水稻新希望
文章图片
张向阳在试验田里查看农作物长势 。
8月中旬 , 成都市郫都区东林村 , 连片的杂交水稻正在肆意生长 。 微风吹拂下 , 绿意盎然的稻田泛起涟漪 , 飘来阵阵稻香 。
和其他农田不太一样的是 , 在这块土地上劳作的大多是科研人员——这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以下简称“成都分中心”)的试验田 , 在这里 , 丰收有着更厚重的意义 。
今年是杂交水稻问世第49年 。 1973年 , 以袁隆平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 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 。 为促进杂交水稻在西南地区的研发和推广 , 2005年9月 , 袁隆平院士在成都组建了成都分中心 。
自此 , 在祖国的西南大地 , 有一群人在“杂交水稻之父”的带领下 , 开始奔赴在粮食增产的道路上 , 只为守住“大国粮仓” 。
落地成都市郫都区后 , 成都分中心于2019年从犀浦搬至德源 , 扎根东林村 。
扎根农学
他意识到“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短袖搭配中裤 , 头顶草帽 , 再配上一双拖鞋 , 这是张向阳的上班穿搭 。 由于长期的风吹日晒 , 他的脸庞黝黑 。 作为成都分中心科研负责人、四川泰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张向阳给人的第一印象足够朴实 , “我们这个工作 , 就是需要随时下地 。 这样穿是为了方便 。 ”
一望无垠的杂交水稻试验田 , 就是张向阳的办公室 。 采访之际 , 张向阳不时地脱掉鞋子 , 走进齐腰高的稻田里 , 检查水稻的生长情况 。 这段时间 , 张向阳和同事每天都要花上好长时间到田里转悠 , 看看植株长得好不好 , 穗子结得大不大 。
“崇学事农 , 安康天下 。 做农业 , 需要长期投入 , 更需要情怀 。 ”大二那年 , 张向阳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实习 , 那是他第一次见到野生稻 , “比人都高 。 ”这让他对生命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探索欲 , “太震撼了 。 ”
张向阳是河南人 , 来川亲眼见证了野生稻蓬勃的生命力之后 , 他决定扎根农学 。 从川农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后 , 他又师从四川省著名水稻专家吴先军教授继续深造 。
刚入行时 , 张向阳做过农业市场工作 。 一次次走访调研中 , 他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各种考验 , 一次稻瘟病的暴发就足以让农民的辛苦付之东流 , 而要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 , 唯有从科研入手 , 提升农作物品种的抗病能力 , 减少农民损失 。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 ”张向阳说 。
研究生毕业后 , 张向阳入职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从事杂交水稻选育工作 。 2017年 , 他来到成都分中心 , 继续从事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新技术配套及新模式推广等工作 。
筛选培育
适宜西南地区生态条件的水稻品种
“天泰优808”“雅优5808”“瑞丰788”“天泰优33”……在成都分中心的试验田里 , 一垄垄水稻前插上了展示牌 , 上面标注着水稻的品种名称和播种日期 。
“这里差不多有4000份不同的水稻材料 。 ”在一块试验田前 , 张向阳停下了脚步 。 眼前的作物长着水稻新品种的“样貌” , 但却还不能称之为水稻新品种 , 它们还处在漫长的研发过程中 。
四川地处我国西南 , 具有低温、寡日照的特殊生态环境 , 这对水稻品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事实上 , 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区域性 , 由于土壤、气候等差异 , 长江上游稻区与长江中下游稻区、华南稻区等不同区域的品种要求有显著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