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量与寿命有关吗?目前科学有结论吗?真相很扎心

科学研究发现 , 遗传基因对寿命的影响是排在第一位的 。 其次是自身后天的生活习惯 , 包括饮食习惯、作息习惯以及心理健康等等 。
饭量与寿命有关吗?目前科学有结论吗?真相很扎心】饭量与寿命的确相关 , 但相关性究竟有多大呢?这里存在着不少的认知误区 。
一、饭量与寿命并非正相关
说到饭量 , 就必须要谈到“吃饱”这个问题 。
众所周知 ,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里 , 只有在最近的这十几年里 , 国人才慢慢开始吃饱饭 。 从基因的角度来讲 , “吃不饱饭”是一直刻在人类历史几十万年演化历史中的 。
从远古时期的智人 , 一直到古人 , 可以说也只有现代人才算是吃饱饭的 。
虽然现代人吃饱饭了 , 但我们的基因却永远都“不嫌饱” 。
饭量与寿命有关吗?目前科学有结论吗?真相很扎心
文章图片
英国演化理论学者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说 , 基因是自私的 , 无时无刻不在拼命汲取能量 , 存储能量 , 这也是为什么当人类吃饱饭后 , 我们开始止不住地发胖 。
那是因为对于基因来说 , 饥饿的时刻远比发胖的时刻要多得多 , 从演化的角度讲 , 肥胖的人 , 其存活能力要高于那些瘦子 。
但基因的这一模型 , 显然不适用于现代人类社会 。
随着医疗的不断进步 , 我们知道 , 基因在存储能量的时候 , 会带来其他许多并发症 。 例如三高 , 以及患癌症的风险等等 。
因此 , 饭量高≠寿命长 。
对于美食 , 我们总是忍不住地多吃 , 这也正是因为“自私的基因”在作祟 。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顿只吃八分饱 。 但在生活中 , 我们一个常见的时刻是 , 遇到美食 , 我们总是忘记八分饱 , 而是吃到胃痛、胃胀才不得不停下来 。
饭量与寿命有关吗?目前科学有结论吗?真相很扎心
文章图片
以我女儿为例 , 她尤其喜欢吃香肠 , 遇到有香肠的晚饭 , 女儿能够吃两碗米饭 , 但对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来说 , 两碗米饭可能其摄入的卡路里 , 早已经超过了她胃能够摄入的正常范围 。
那是什么导致我女儿停不下来呢?
1.胃部承受能力与大脑神经存在延迟
当我们吃饭的时候 , 之所以要强调细嚼慢咽 ,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延迟 。
当我们在进食的时候 , 胃部从饥饿状态到一个饱和状态 , 这需要一个过程 。 所以 , 一个实际的过程往往是 , 我们的大脑告诉我们很饿很饿 , 于是我们拼命吃拼命吃 。
可当我们的大脑告诉我们已经吃饱的时候 , 实际上这时候胃早已经不堪其重了 。 这里就存在着一个延迟:即大脑的神经信号接收 , 传达到胃部 , 需要一定的时间 。
这也是为什么 , 我们遇到美食刚吃完的时候 , 感觉非常舒适 。 但不一会 , 就会感到胃部非常撑的原因之一 。
胃部的反馈信号 , 传递到大脑需要一定的时间 , 这也是吃饭需要细嚼慢咽的原因 。
饭量与寿命有关吗?目前科学有结论吗?真相很扎心
文章图片
二、饭量大的人 , 寿命一定高吗?
关于饭量与寿命是否具备相关性 , 在科学上没有明确的结论 。
由于每个人的饭量都受到体质、基因以及当天的卡路里消耗量 , 因此饭量可以说是因人而异 , 千人千面 。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 , 每顿吃很饱的人 , 给胃部负担更重的人 , 患相关疾病的几率会高得多 。
例如胃癌、食道癌等等 。
与此同时 , 如果过于地把暴饮暴食称之为一种优良传统的话 , 那么也有可能导致发胖 , 从而引发三高、心脑血管等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