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三乡工程”聚合力 乡村振兴谱新篇

本文转自:新华社
新华社西宁7月31日电(采访人员张子琪)晌午时分 , 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逊让乡尕漏村 , 一批自驾游客从停车场步行进入景区 , 一路上 , 眼前起伏的山峦绿意葱茏 , 脚下是古朴的木栈道 , 身旁有自在觅食的羊群 。 大家驻足观赏 , 不时拿出手机拍照 , 记录这恬静美好的风光 。
青海西宁:“三乡工程”聚合力 乡村振兴谱新篇
文章图片
7月30日 , 尕漏村乡村旅游度假景区一景 。
“尕漏村是一个土族村落 , 位于大通县脑山地区 。 由于海拔高 , 气候寒冷 , 农作物收成低 , 很多村民只好外出打工 。 ”逊让乡副乡长董春生说 , 2017年 , 借助扶贫项目 , 当地探索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 2020年 , 在政府支持下 , 尕漏村建成占地面积约90亩的乡村旅游度假景区 , 开展餐饮、民宿、露营等业务 , 走上了生态第一、多业并举、良性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
“星空房和农家四合院周末两天已经订满了 , 不过还有几间小木屋可以租住 。 ”景区负责人杨维春在接待中心向游客推荐 。 作为本地人 , 杨维春2019年得知政府招商引资的消息后 , 主动回乡与村委会签订承包合同 。
青海西宁:“三乡工程”聚合力 乡村振兴谱新篇
文章图片
2022年7月 , 尕漏村乡村旅游度假景区全景 。 (受访者供图)
青海西宁:“三乡工程”聚合力 乡村振兴谱新篇】“尕漏村乡村旅游度假景区属于村集体经济项目 。 2020年 , 景区正式运行 , 当年营收近140万元 。 景区目前有70多名工作人员 , 几乎都是本地村民 。 ”杨维春说 , 如今有乡村振兴扶持政策 , 自己信心满满 。
22岁的祁玉珠家住景区附近 , 今年她利用暑假时间在景区当出纳员 , 她母亲则常年在景区当服务员 。 “家里有老人 , 我和弟弟还在上学 , 妈妈不能外出 , 全家的生活担子压在爸爸肩上 。 ”祁玉珠说 , 景区建成后 , 不便外出的村民可以从事保洁、保安、服务员等工作 , 每月有2000多元工资 , 也有年轻人来应聘 , 积累工作经验 , “现在我们尕漏村也小有名气 , 有了产业 , 大家都高兴 。 ”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 而发展产业则要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 。 2021年 , 西宁市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三乡”工程 , 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传统优势 , 提升农村各类资源潜力 , 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 。
在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镇食用菌种植示范园 , 一间3000多平方米的食用菌培育大棚十分醒目 。 棚内有90多个立体菇架 , 每架15层 , 褐色的香菇菌棒整齐排列 , 淡淡菇香扑鼻而来 。
青海西宁:“三乡工程”聚合力 乡村振兴谱新篇
文章图片
7月30日 , 工作人员在食用菌培育大棚采摘香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