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都在“精神内耗”?

「精神内耗」近日爆火 。
到底什么是「精神内耗」?
如何才能停止内耗?
「精神内耗」对我们的伤害到底有多大?它只会给成长带来坏处吗?
严艺家是一名心理咨询师 , 伦敦大学学院(UCL)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硕士 , 长期关注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领域 , 已有13年的从业经历 。
以下是我们与严艺家的对话:
当我们把内心的迷惘赋予命名
会感到好一些
Q:最近两年人们在社交平台上越来越热衷谈论「精神内耗」 , 你对此有什么体察?
严艺家:这个现象说明大家比过去更愿意做自我关怀了 。 尤其是这几年 , 无论是哪种画像 , 大家都活得挺不容易的 。 大家普遍身心俱疲 , 想过得更自在一点 , 舒服一点 。
Q:到底什么是「精神内耗」?
严艺家:心理学有个词汇叫「反刍」 , 更接近我们说的内耗 。
反刍是指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在胃中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咀嚼 , 反刍动物就是有反刍这种消化方式的动物 。
在心理学中 , 「反刍」最早被提出时 , 是指一个人反复想同一些事情时出现负面情绪 , 影响到生活状态 。
我没有考证过中文世界中「内耗」这个词的出处 , 听一些朋友提到过 , 「内耗」曾经出现在一些成功学书籍里 , 讲企业管理情境下的内耗会降低效率 。
前两年 , 谈这种精神内耗的更多是情感类博主 , 后来自我成长类号也会讲 。
现在就变成大家普遍不太愿意承受的事情 。 大家都身心俱疲 , 大环境不确定 , 自己也不知道该干嘛 , 一直纠结犹豫 , 疲惫不已 , 彷徨不安 。
为什么我们都在“精神内耗”?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我的解放日记》
Q:自我定义成精神内耗的人主要有哪些类型?
严艺家:这些人主要有三类 。 第一类是高敏感人群 , 高敏感人群是一种被称为「感觉处理敏感性」的特征人群 。 这些人表现出更高的情感敏感度 , 对外部和内部刺激(疼痛、饥饿、光线和噪音)的反应更强 , 也拥有更加复杂的内心生活 。
他们比感知不那么敏感的人更容易发生精神内耗 。
第二类是有医学指征意义的异常心理 , 比如焦虑症、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 , 还有创伤后的应激反应等 。 有时候这些人的医学症状 , 会被像「精神内耗」这样的流行词掩盖 。 他可能已经应该去看医生了 , 但还在家里自救 。
第三类也是新出现的 , 日常经常提到自己精神内耗的人 , 这群人感到对未来迷惘、焦虑且无意义 。 比如大家都在考研考编 , 很多人不想考 , 但不考又找不到工作 , 大家都这么干 。
如果人在做不喜欢的事 , 脑海里就有两个小人在打架 , 产生无意义的内耗感 。 这个现象在全世界的年轻人群里都比较普遍 。
为什么我们都在“精神内耗”?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我的解放日记》
Q:「精神内耗」并不是心理学上的专业用词 , 为什么它会变得这么流行和被认可?
严艺家:虽然不是专业的词 , 但大家难以描述的那种焦虑迷惘的状态是真实存在的 。 当人把不能描述的东西变得可言说时 , 本身就是有积极意义的行动 。
因为不可言说意味着未知 , 未知就会带来不确定性和恐惧感 。
当人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 , 很多问题你不能有明确的归责对象 , 也不知道该怪谁 。 这时候你需要一个新的言说路径 。 就像我们看恐怖片 , 最怕的时候就是不知道鬼到底长什么样 。
这种心理是类似的 , 当我们把内心的不安赋予明确、具象的命名 , 我们的感受会好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