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都在“精神内耗”?( 二 )


清理垃圾时 , 我们都得忍受臭味
Q:很多人出现精神内耗时 , 会转向一些低能耗的动作 , 比如拖延、消费娱乐等 , 结果让人压力更大了 。
严艺家:如果没有影响你个人的发展 , 有时候行动力迟缓也是ok的 , 拖延一下不用担心 。
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很多人都处在近似「冬眠」的心态里 , 好像生机勃勃的希望感并不普遍 。 这个时候慢一点 , 其实是在保护自己积攒能量 。 心理学里有个概念叫「退行」 , 它是指人在面对重大压力与变化时会退回到更加孩童的状态 , 以退为进 。
为什么我们都在“精神内耗”?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头脑特工队》
Q:有时候 , 我们是否过分担心精神内耗了?
严艺家:其实心理健康并不是很多人所想的零内耗 。 可能你过去是「liveby」焦虑 , 也就是被很多焦虑驱使着采取行动 , 这里面有些是并不明智的 。
相对比较健康的状态是「livewith」 , 你还是焦虑 , 但可以带着焦虑朝前走 , 做更适合自己的决定 。
从小到大我也是高敏感 , 内耗高 , 我本人非常瘦 , 但是胃口很大 , 有时候会跟人开玩笑说大概脑子动得太快 , 都内耗了 。 但这并不影响我带着负面情绪往前走 。
咱们电脑程序每一次更新升级的时候都会有bug , 人朝前发展的过程当中 , 肯定也有 。 要接纳这种规律 , 不必过分追求情绪稳定 。
Q:有一种说法是「如果人完全没有精神内耗 , 意味着失去成长的张力了」 , 你对此怎么理解?
严艺家:最早的时候 , 反刍在心理学领域是比较负面的状态 , 但随着心理学的发展 , 它被赋予了一些新意义 。 在一些做精神分析的人看来 , 反刍的过程恰恰让我们清理了一些内心的垃圾 。
曾经一位美国的心理治疗师跟我比喻 , 说反刍就好比你要扔掉一堆家里的垃圾 , 扔出去的过程中 , 就得忍受这个垃圾会散发出臭味 。 好比一个人失恋了 , 她可能3~6个月都在巨大的情绪消耗中 , 会不断地去想为什么这个人不喜欢自己了 。
第一个月 , 她会觉得自己不够好 。 第二个月 , 她会开始想对方有不对的地方 。 第三个月 , 她会觉得这段感情还是真诚的 , 第四个月她可以往前走了 。
对个体发展来说 , 心理发展不是线性的 , 而是螺旋式 。
为什么我们都在“精神内耗”?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Q:大家会担心内耗降低了行动力 。
严艺家:有时 , 「内耗」就像我们心灵的「盔甲」 , 给我们带来负担感 , 但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能让我们放慢脚步去思考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
打比方来讲 , 我认识一位年轻人 , 之前一直在复习考研 , 结果复习不进去 , 他很犹豫、拖延 , 最后干脆放弃考研 , 然后去做了自媒体 , 他工作非常有干劲 , 就算受挫了 , 也愿意不断地尝试 。
拖延反而给了他提示 , 帮助他去反思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
「内耗」有点像是心理免疫系统在发挥作用 , 我们都知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方式并不总是让人舒服 , 就像感冒时发烧 。
Q:那怎么判断我们已经内耗过度了?
严艺家: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虑自己的底线:首先是身体健康 , 比如你刷短视频停不下来 , 刷到眼睛不舒服 , 甚至视网膜要脱落 , 还在频频刷 , 这种情况要去找专业人士 , 看到底是什么事让你停不下来 。
第二是工作学习 , 如果内耗已经到了影响你日常的正常发展 , 那也应该注意 。
第三是人际关系 , 你可以反观一下生活 , 自己是不是已经把人际关系搞得一团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