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中医各种脉的辨别及主病( 二 )


短脉:两头无 , 中间有 , 不及本位曰短 。 为气不足 , 以前导其血 。 为阴中伏阳、为三焦气壅、为宿食不消 。
虚脉:按之不足 , 迟大而软 , 轻举指下豁然而空曰虚 。 为气血两虚之候 。 为暑、为烦满多汗、为恍惚多惊、为小儿惊风 。
促脉:按之来去数 , 时一止复来曰促(脉来数 , 时一止为促) 。 阳独盛而阴不能相和 , 或怒逆上 , 亦令脉促 。 为气、为狂闷、为淤血发狂 。 又为气、血、饮、食、痰 , 盖先以气热脉数 , 而五者或有一流滞其间 , 则因之而为促 。
结脉:按之往来迟缓 , 时一止复来曰结(脉来缓 , 时一止为结) 。 阴独盛而阳不能相入 。 为癥瘕、为积聚、为七情所郁 。 浮结为寒邪滞经 , 沉结为积气在内 。 又为气、血、饮、食、痰 , 盖先以气寒脉缓 , 而五者或有一流滞于其间 , 则因之而为结 。 故张仲景谓 , 结、促皆病脉 , 然渐加即死 , 渐退即生 。
代脉:动而中止 , 不能自还 , 因而复动 , 由是复止 , 寻之良久 , 乃复强起曰代 。 主形容羸瘦 , 其脉代止 , 是一脏无气 , 他脏代之 , 乃危亡之兆 。 若因病而气血骤损 , 以致元气不续 , 或风家、痛家脉见代止 , 只为病脉 。 故伤寒家亦有心悸而脉代 , 心腹痛亦有结涩止代不匀之脉 。 盖凡痛之脉 , 不可准 。 又妊娠亦有代脉 , 此必二月胎 。
牢脉:沉而有力 , 动而不移曰牢 。 为里实表虚 , 胸中气促为劳伤痿极 , 大抵接近无胃气 , 故诸家皆以为危殆 。 亦有骨间疼痛 , 气居于表 。
动脉:状如豆大 , 厥厥动摇 , 寻之有 , 举之无 , 不往不来 , 不离其处 , 多见于关部 。 为痛、为惊、为虚劳体痛、为崩、为泄利 。 阳动则汗出 , 阴动则发热 。
细脉:按之萦萦如蛛丝 , 如欲绝 , 举之如无而似有 , 且微曰细 。 血冷气虚 , 不足以充 。 为元气不足 , 乏力无精 , 内外俱冷 , 痿弱洞泄 , 忧劳过度 。 为伤湿、为积、为病在内及在下 。
数脉:一息六至曰数 。 为烦满 。 上为头疼上热;中为脾热口臭 , 反胃呕逆 。 左关为肝热目赤 , 右尺为小便赤黄、大便闭涩 。 浮数 , 表有热;沉数 , 里有热 。
散脉:举之似浮而散大无力 , 按之满指散而聚 , 来去不明 , 漫无根底 。 为气血耗散 , 脏腑气绝 , 主阳虚不敛 , 又主心气不足 。

人迎气口脉关前一分 , 人命之主 。 左为人迎 , 右为气口 。
左为人迎 , 以候天之六气 , 风、寒、暑、湿、燥、火 , 外感之邪 。 人迎浮盛伤风 , 紧盛伤寒 , 虚弱伤暑 , 沉细伤湿 , 虚数伤热 。
右为气口 , 以候人之七情 , 喜、怒、忧、思、悲、恐、惊 , 内伤之邪 。 喜则脉散 , 怒则脉急 , 忧则脉涩 , 思则脉结 , 悲则脉紧 , 恐则脉沉 , 惊则脉动 。
内因脉(喜怒忧思悲恐惊 , 内伤之邪 , 应气口)喜则伤心脉必虚 , 思伤脾结脉中居 。
因忧伤肺脉必涩 , 怒气伤肝脉便濡 。
恐则于肾脉沉是 , 缘惊伤胆动相须 。
脉紧因悲伤胞络 , 七情气口内应之 。
外因脉(风寒暑湿燥火 , 外感之邪 , 应人迎)紧则伤寒肾不移 , 虚因伤暑向胞推 。
涩缘伤燥须观肺 , 细缓伤湿要观脾 。
浮则伤风肝部应 , 弱为伤火察心知 。
六部各脉须当审 , 免使将寒作热医 。
不内外因脉劳神役虑定伤心 , 虚涩之中仔细寻 。
劳役阴阳伤肾部 , 忽然紧脉必相侵 。
房帷任意伤心络 , 微涩之中宜忖度 。
疲极筋力便伤肝 , 指下寻之脉弦虚 。
饮食饥饱并伤脾 , 未可轻将一例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