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贵州7月18日消息为进一步推进优质稻产业发展 ,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近年来 ,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客楼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土地优势 , 积极推行绿色生态的“稻+鱼”“稻+蛙”等种养模式 , 多元化发展产业 , 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 , 还让农田实现增产增值 , 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 助推乡村振兴 。
文章图片
岑巩县客楼镇两江村的稻田养殖基地(央广网发唐鹏摄)
盛夏时节 , 在岑巩县客楼镇两江村的稻田养殖基地里 , 放眼望去 , 水稻秧苗绿意盎然 , 呈现一派“稻在田中长 , 鱼在水中戏 , 蛙在稻间叫”的“稻+鱼+蛙”立体生态种养殖生动景象 。
“今年五月份 , 镇里面带我们去榕江学习了养蛙技术 , 结合村里的地理条件 , 我们先进行了试养殖 , 今年的牛蛙长势很好 , 预计十月份上市 , 大概收入有20多万元 。 ”岑巩县客楼镇下寨村村委会副主任何鹏说 。
据了解 , 今年下寨村首次实施“稻+蛙”种养殖模式 , 目前总共试种养40亩 , 每亩放4个网箱 , 平均每个网箱放300到400只牛蛙 , 牛蛙的市场价18元每斤 , 市场供不应求 。 此外该种养基地也投放鱼苗700斤左右 , 实现了“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目标 。
文章图片
岑巩县客楼镇两江村稻田养殖基地养殖的牛蛙(央广网发唐鹏摄)
【贵州岑巩:“稻+鱼+蛙”共生新模式 一田多用促增收】“把这蛙引进来之后 , 公司有技术员来帮我们跟踪指导 , 目前蛙长得非常好 , 如果试养成功 , 下一步我们将会带动周边有条件的农户一起参与养殖 , 让他们一起致富 。 ”客楼镇下寨村党支部书记杨秀芳说 , “稻+鱼+蛙”间作 , 形成了绿色循环生态农业 , 养殖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 , 提升了稻谷品质 , 稻花鱼、牛蛙肉质软嫩、味道鲜美 , 价格也可观 , 降低水稻生产成本 , 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
文章图片
岑巩县客楼镇两江村村民在查看牛蛙进食情况(央广网发唐鹏摄)
随着“稻+N”模式的发展 , 农户将能在一块田里挣上“几份钱” , 不仅弥补了传统种植业的单一性 , 还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收入 , 为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注入活力 。
据悉 , 在坝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 客楼镇切实加强产业技术服务 , 全力推进“稻+鱼”“稻+蛙”等产业的实施 , 助力坝区产业实现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 切实提升坝区的综合产值和示范带动效应 , 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
- 乡村振兴在行动 | 从“穷山沟”到“网红地”一个赣南贫困村的“逆袭”路
- 【在希望的田野上】贵州遵义:小辣椒大产业 种出红火日子
- 网传“转基因食品有害”,真的吗?你吃过吗
- 长期“宅家”后突然暴走,五旬男子右腿“罢工”
- 贵州: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
- 脑出血|2022年,这些“垃圾食品”人们都在吃,酸奶也在排名中
- 「疫情防控·各地见闻」坚守“疫”线 守护健康——武威市凉州区核酸检测一线见闻
- 加速奔跑,建设“心向往之”的健康中国保定样板——医科创新崇尚健康论坛侧记
- 熬夜时,心会“咯噔”一下,咋回事?你有这种情况吗
- 按摩|三高患者不能吃肉?很多人都错了,这4种肉反而是降三高“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