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惠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心外科李跃华教授:用心点亮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20年,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心血管疾病的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常常让人言之色变。
心脏外科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大、时间长,对医生的医术和医德要求也极高。心脏外科医生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精力去钻研和提升,要有“敢于吃苦、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甘于付出”的品质,才能更好地救治病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心外科副主任李跃华教授,就是一位从医38年的心脏外科医生。
宋惠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心外科李跃华教授:用心点亮生命
文章插图
李跃华教授
李跃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先心病外科主任兼青岛院区心外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先心病学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心衰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及山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在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冠心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面均有较深造诣,擅长心血管外科疾病的精准诊断和围术期综合治疗。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副主编及参编学术专著5部,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6项。
坐诊时间:周一全天
立志从医,始终牢记父母和恩师的教诲
约访李跃华教授有点难,像很多名医专家一样,他的行程早就安排得满满当当,大部分时间都在门诊、查房、手术、病例讨论及学术会议中度过。尤其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他每年平均做手术400台,常常累到一动都不想动。即便如此,如果患者有需要,他仍毫不犹豫地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熟悉李跃华教授的人都觉得,他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心脏外科医生是偶然,也是必然。
1976年,年仅14岁的李跃华初中毕业回家务农,小小年纪的他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每日起早贪黑,跟成人一样在田里辛苦劳作,养成了不怕苦累、勤奋上进的好品质。第二年在老师的推荐下,他重回高中就读,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成为一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大学生。
选择学医不是一时兴起,小时候常常看到父亲饱受疾病的折磨,看到乡亲们缺医少药,李跃华早早就在心里埋下了做一名医生的种子。得知儿子的志向,母亲常常告诫李跃华:对每一位病人都要认真。这些年来,李跃华刻苦钻研学习,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一路成长为心脏外科主任医师、专家、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他时刻牢记母亲的叮嘱,不敢有一丝懈怠。
除了父母,导师宋惠民教授也是对李跃华影响最大的人之一。宋惠民教授是山东省心脏外科专业重要的奠基人、创始人之一,曾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外科主任。作为李跃华的硕士和博士导师,宋惠民教授常常语重心长地教导他:“做医生要有同情心。”李跃华明白导师的用心良苦,他说:“作为医生,有了同情心,才能时刻为病人着想,想要救助病人就需要不断地学习、钻研,提高技能;有了同情心,才能跟病人更好地沟通,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医德修养。”
宋惠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心外科李跃华教授:用心点亮生命】通过自己的努力,李跃华教授一直践行“医道从德 术业求精”的院训精神,获得荣誉无数,但在他内心深处,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成为一名深受患者信赖的好医生,是他不变的初衷。
医者仁心,随时做好了与死神赛跑的准备
李跃华教授在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冠心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面均有较深造诣,采访当日,他刚刚完成一台复杂的心脏瓣膜手术。谈起心脏外科的疾病,李跃华教授情不自禁打开了话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