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通讯员玛依拉·普拉提唐斌科技日报采访人员朱彤
“能不能用一句话来形容您心目中的科技特派员像什么?”
“就像是一只领头雁 。 ”
克拉玛依市小拐乡科技特派员杨育霞 , 在乡村振兴计划的致富发展与特色农业创新开拓中 , 一直充当着领头雁的角色 , 她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以科学理论结合实践 , 为克拉玛依小拐乡休闲农业的发展提质增效 。 她组织农户观摩、技术指导 , 帮助克拉玛依小拐乡50余户农牧民发展庭院经济、6户农牧民发展农家乐、与一个大型骆驼养殖合作社发展驼奶产业 , 年服务农牧民及休闲旅游游客2800余人次 , 庭院经济、农家乐、骆驼养殖合作社收益增收200余万元 。
6月29日 , 在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制度20周年总结电视电话会议上 , 问及获得自治区通报表彰作何感想时 , 杨育霞脸上并无波澜 。 她解释道 , 这只是阶段性工作的一个肯定 , 服务工作任重道远 。
科学种植为产业赋能
“之前在中科院时 , 我们团队从国外引进了洋甘菊 , 在小拐乡进行试种 , 通过十几年的栽培选育和产品开发 , 发现小拐乡特别适合洋甘菊的规模化种植 。 ”杨育霞说 。
被任命为科技特派员后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出身的杨育霞 , 结合当地气候特征与土壤状况 , 毅然决定着力发展洋甘菊芳香种植+乡村旅游 。
文章图片
杨育霞与员工交谈周苏月/摄
【杨育霞:蹚出一条科技兴农的光明大道】在小拐乡党委政府和富民公司党支部的强力推动下 , 借助中科院团队的试种成果 , 她不断摸索创新栽培模式 , 发明“秋种春收 , 一年两茬”的种植模式 , 即头年秋天播种洋甘菊、第二年五月份收获完成 , 紧接着种植一茬玉米 , 实现了耕地的高效利用 。 这一创新也成为小拐乡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 , 乡村振兴、科技兴农战略中的一大助力 。
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 , 杨育霞团队与大学、科研院所建立转化机制 , 聘请农业专家做技术指导 , 将洋甘菊种植加工销售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 。 带动小拐乡乡村旅游向高品质的芳香康养之旅发展 , 实现新型、高产出、高效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绿色生态产业 , 引导当地农牧民走上乡村休闲旅游的致富路 。
每年的五月 , 在小拐乡芳香植物园中 , 杨育霞都会带领团队对参与采摘加工的农牧民进行现场培训 。 工人熟练掌握洋甘菊茶的采摘、烘干 , 每天百余人参与劳动 , 场景甚是壮观 。
杨育霞团队所在的克拉玛依市富民农工商实业总公司 , 相继打造了“玛依姑娘”“克拉先生”等品牌 , 为小拐乡本地农特产品穿上嫁衣 , 摇身一变成为“克拉玛依礼物” , 庭院蔬菜、驼奶粉、洋甘菊茶、精油、面膜、面霜等系列产品 , 代表克拉玛依形象 , 走出农村、走进城市、走向全国 。 农产品的品牌化 , 省去了农户从种植、养殖源头到销售渠道的所有麻烦 , 一站式的贴心帮扶 , 让不少村牧民为这位特派员竖起了大拇指 。
休闲旅游开辟致富新路
小拐乡位于克拉玛依市东南部 , 80%以上为哈萨克族 , 具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 , 是克拉玛依唯一一个农牧业乡 。 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是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新路 。
在接到市科技局委命后 , 她仔细钻研了当下小拐乡的发展情况与前景 , 结合克拉玛依市、区两级科技局及小拐乡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 , 她决定在休闲观光农业方面不断培养农牧民产业人才队伍 , 着力开展乡村特色种植业+旅游 , 更多地带动和培训当地农牧民加入到休闲农业发展和特色农产品开发之中 。
- 首个不呼吸的生物被发现,固有观念打破,地外生命探索多了一条路
- 守好“饭碗田”蹚出致富路
- 堂食暂未开放 上海定西路美食一条街花式自救
- 老中医|著名老中医彭坚,学中医师从伯父,他总结了学习中医的一条捷径
- 失眠|治“脾虚失眠”的方子!养脾养血,血足神安,又是一条好思路
- 普通的格子衬衫被沈梦辰一穿好美,就是搭一条T恤裙,很好看!
- 高血压|10条不健康行为,您占几条?据说最后一条100%中枪,沾上毁一生!
- 太原迎泽区:南海小吃一条街,“老夜市”焕发“新活力”
- 【乡村振兴看安徽】引活水、改村容、防返贫 阜阳颍东吴寨居蹚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