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日 , 中国疾控中心提醒:我国猩红热进入高发季!我们如何应对猩红热?一起来了解下吧!
【发热、咽痛、皮疹、“草莓舌”…猩红热高发期,人群普遍易感!家里有娃更需警惕!】
什么是猩红热
猩红热是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GroupAStreptococcus , GAS)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 属于国家乙类传染病 。 全年均可发病 , 但以春季的4-5月、冬季的11-12月多见 。 其主要症状为发热、咽喉疼痛、皮疹以及“草莓舌”等 , 少数患者恢复期由于变态反应 , 可出现心、肾以及关节的损害 。
目前暂无疫苗 。 人群普遍易感 , 发病年龄以3-8岁小儿为主 , 婴儿可通过胎盘获得被动免疫 。 因此 , 猩红热疫情多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 。
传染源
猩红热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 。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被病菌污染的玩具、用具、手及食物等传播 , 还可通过受损的皮肤感染 。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 发病年龄以3-8岁小儿为主 。
主要临床表现
猩红热潜伏期1-12天 , 多为2-5天 。 病情轻重可因机体反应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 分为普通型(95%的患者属于此型)、脓毒型、中毒型、外科型或产科型等四种 。 典型临床症状如下:
(1)发热:多为持续性 , 体温可高达39摄氏度左右 。
(2)咽峡炎:表现为咽痛、吞咽时疼痛加重等 。
(3)皮疹:发热后24小时内出现皮疹 , 多数自起病第1~2天出现 , 偶有迟至第5天出疹 。 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开始 , 1日内即蔓延及全身 。 典型的皮疹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帽大小 , 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 , 手压全部消退 , 去压后复现 。 偶呈“鸡皮样”丘疹 , 中毒重者可有出血疹 , 患者常感瘙痒 。 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部可见皮疹密集呈线状 , 称为“帕氏线” 。
(4)口周苍白圈:面部充血潮红 , 可有少量点状皮疹 , 口鼻周围相形之下显得苍白 , 称“口周苍白圈” 。
(5)草莓舌和杨梅舌:病初起时 , 舌被白苔、乳头红肿、突出于白苔之上 , 以舌尖及边缘处为显著 , 称为“草莓舌” 。 2~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 , 舌面光滑呈肉红色 , 并可有浅表破裂 , 乳头仍突起 , 称为“杨莓舌” 。
(6)皮肤脱屑:皮疹48小时达高峰 , 然后按皮疹出疹先后顺序 , 2-3天退尽 , 重者可持续一周 。 疹退后开始皮肤脱屑 , 面部、躯干常为糠屑状 。
治疗方法
呼吸道隔离 , 以青霉素治疗为主 , 对症处理 。 猩红热患者应隔离至症状消失 , 咽拭子培养阴性或治疗之日起不少于7天 。
如何预防
目前无疫苗可预防猩红热 。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减少病原传播 。
(1)个人应该加强自身的卫生意识 。 家长应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 在进食、接触口鼻部分泌物之前后 , 以及外出回家后都要彻底洗手 。
(2)治疗和隔离患者: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 , 进行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 , 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触;其他人接触患者时要戴口罩 。
(3)加强学校卫生:在流行期间 , 托幼机构及小学要认真开展晨午检工作 , 定期进行消毒和通风 , 保持教室、卫生间等场所的清洁 。 发现可疑者应及时就医和隔离治疗 。
来源:四川疾控
- 为啥一到凌晨3、4点就早醒?中医坦言:多半是这几处出问题了
- 医生:用这种碗筷吃饭,小心白血病、癌症盯上你,家里有的赶紧扔
- 千金不换失眠方,肝气郁结、心阳不足、心肾不交、心脾两虚!
- 同样都是补气滋阴,生脉饮、黄芪生脉饮、人参固本丸哪个药更好?
- 硒是预防心脏病、抵抗癌症的重要元素?适当吃3类食物不怕缺硒
- 医林正骨丨常背单肩包、歪着身子坐的,赶快收好这2个锻炼动作
- 超声检出“颈动脉斑块”,风险是高、还是低,从报告上要怎么看?
- 胆囊炎、息肉,恶心呕吐,老中医一招改善!疏肝利胆,包块小得快
- 疏肝别只用柴胡舒肝丸,这个中成药,壮肝脾、扶正气,效果显著!
- 两毛一片的甲钴胺,能治疗高血压、冠心病?为何医生却不推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