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 , 奥密克戎的微小突变的亚型逐渐一种取代一种 , 形成一波波小的感染高峰 。
抗原漂变是指基因微小的点突变逐渐累积 , 导致表面抗原改变 。 流感病毒的抗原漂变一般可致中小程度的流行 , 是流感季节性流行的重要原因 , 也是人群每年需要接种新流感疫苗的重要原因 。
伦敦大学学院(UCL)临床运筹学部门负责人ChristinaPagel也在个人社交媒体上预测 , 在新的大变异株出现之前 , 有可能会每4-6个月迎来一波奥密克戎感染潮 。
对于奥密克戎有没有可能是流行毒株的终极版本的问题 ,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教授金冬雁接受红星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认为 , 这有一定道理 。 但对于病毒变异已经趋近饱和的观点 , 他表示这只是一种推测 , 现在没有证据 , 要证明的话需要等到大流行结束以后 , 过了5年、10年再回顾 。
病毒学家常荣山接受红星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则明确表示 , 奥密克戎取得了巨大的进化优势 , 它偏离原来的进化速率主轴已经比较远了 , 所以未来2-5年流行的新变异株/亚型大概率是在奥密克戎内部基因重组产生 , 出现其他新变异株的可能性不太大 。 常荣山称其为“奥密克戎-奥密克戎重组体” 。
文章图片
▲奥密克戎偏离原来的进化速率主轴较远
对于变异趋势 , 常荣山认为 , 新冠病毒的传播能力还有可能进一步增强 , 目前已经快接近天花板了 。 今年下半年 , 有更强传播力的新变异株/亚型出现的可能性有7成左右 。
金冬雁也表示 , 传播性不会无限提高 , 会有天花板 。 目前已知传染性最强的麻疹的R0为15-18 。 同时 , 以后的流行毒株只会越变越弱 。
金冬雁强调 , 不需要过于担心病毒变异 , 再怎么变它也是万变不离其宗 , 奥密克戎致病性已经相对降低 , 即使病毒以现在的速率变异下去 , 基于原始株的疫苗应对重症和死亡还是有效的 。
奥密克戎应定义为新病毒吗?
顶级期刊《科学》的一则新闻报道探讨奥密克戎新亚型时 , 接受采访的国际知名新发传染病和冠状病毒专家王林发认为 , 应把奥密克戎定义为SARS-3(注:新冠病毒的学名为SARS-CoV-2) , 引起关注 。
一直在美国从事病毒研究和抗病毒新药、疫苗研发的王宇歌博士也曾撰文表示 , 虽然从基因序列来看 , 目前世卫组织界定的5种VOC突变株都是新冠病毒B.1谱系 , 但从血清学角度考虑 , 奥密克戎和其他新冠病毒完全不同 , 已经是一种全新病毒了 。 因为它的病毒特性 , 尤其是决定其感染和传播能力的S蛋白特征、血清学特征及免疫逃逸、传播能力、致病性、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已经和两年前的原始野生株完全不同了 。
【奥密克戎变异之问:三种最新变异株都在中国发现,奥密克戎会是流行毒株的终极版本么?】首先 , 新冠病毒OmicronBA.2的基本传染数R0达到了9左右 , 而原始新冠病毒R0在2-3左右 。 R0即从未出现过这种疾病的人群当中一个人传给几个人 。 其次 , 奥密克戎致病性降低 , 引起的主要是无症状感染;在有症状感染中 , 奥密克戎主要引起上呼吸道症状 。 王宇歌认为 , 这说明奥密克戎株和原始株引起的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
王宇歌在文章中表示 , 奥密克戎株与原始株新冠病毒的血清学差异 , 甚至大于穿山甲冠状病毒和原始株新冠病毒的血清学差异 。 奥密克戎株相较于原始株 , 相当于发生了抗原漂移的两种不同血清型的流感病毒 。
但不少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看法 。 伦敦大学学院(UCL)遗传学研究所主任FrancoisBalloux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明确提出 , 奥密克戎不是一个区别于新冠病毒的新病毒 , 但其是否是一个独立的血清型是值得讨论的 。
- 德尔塔、奥密克戎、阿尔法……新冠这么多变种,我们最担心哪一个?
- 胎儿出现klhl40基因纯合致病变异
- 医院各类医疗服务全面恢复 与奥密克戎交手带来哪些转变?专注细节降风险 升级硬件防未然
- 自来水管道能传播奥密克戎病毒吗?
- 黑豆|“奥密克戎”反复,建议:这5种杂粮多囤些,耐储存,好吃又养人
- 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家谈疫情防控
- 唠科|现有新冠疫苗对奥密克戎效果如何?
- 夜追奥密克戎 2小时风险锁定
- 后遗症|无症状或者轻症康复后就没事了吗?搞懂不可轻忽的奥密克戎后遗症
- NatMed 余宏杰团队报道取消清零政策或引发奥密克戎感染潮,或造成约155万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