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体毛焦虑,才是最大的身体羞辱( 三 )


“腋毛厌恶”建构出了一种主流意识形态 , 并随着好莱坞电影扩散到世界各地——银幕里女星的腋下总是光滑无瑕的 。
当年电影《色 , 戒》上映时 , 有一个镜头是汤唯抬起手臂露出腋毛 , 就引起过很大的争议 。 而这簇被讨论不断的毛发 , 还是汤唯根据导演李安的要求 , 在开拍前精心留了8个月的 。
李安在接受采访时谈及这点 , 笑说:“连我妈六七十年代的人也没有刮 , 腋毛很性感 , 刮掉很可惜 。 ”
“腋毛厌恶”跟“钻石崇拜”一样 , 不过是21世纪最精彩的商业营销骗局之一 。 你可以为精湛的骗术鼓掌 , 但不要把它放在心上 , 这是找回“体毛自由”的第一步 。
别再制造体毛焦虑
双胞胎脱口秀演员颜怡颜悦曾在舞台上说过一个与腋毛相关的段子:
“女孩子的腋毛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吗?仿佛男生只要看一眼就会头晕、恶心、想吐 。 腋毛要是这么能让人难受的话 , 女孩干嘛不用它来——防身呢?”
和爱“冒犯”的脱口秀性质一样 , 日常生活中对“脱毛”的戏谑化 , 其实是需要警惕的“脱毛正确化” 。
想要成为“水蜜桃女孩” , 就不能是“人间猕猴桃”;手毛长的人可以自嘲是“楚巴卡”“黑毛丹”“神农架野人” , 但这不等于展示体毛的野性美 。
身体社会学认为 , 身体受到了各种抽象的符号和系统的冲击 , 于是就得面临各种话语权的争夺 , 这种离个体最近的政治 , 被社会学家吉登斯称为“生活政治” , 其中 , 被特别关注的是人的主动性 。
如果选择主动去“厌恶”体毛 , 亦等同于我们正在剥夺毛发的话语权 。
历史上 , 把毛发当作表达工具的例子并不少见 , 从弗里达 · 卡罗的自画像 , 到嬉皮士、杀马特的非主流发型 。
一种“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态度 。
美国心理学家南茜爱克芙在她的著作《靓者生存》中写道:“毛发是动人心弦的 , 但仅次于头发 。 ”展示毛发 , 亦是展示我们的存在 。
2013年 , 美国兴起“Armpits4August”运动 , 鼓励女性不剃腋毛 , 以此为慈善机构筹款 。 外国女明星纷纷成了不刮腋毛党 , 并在公开场合亮出自己的体毛 。
次年3月 , 音乐教母麦当娜就在社交平台上晒过自己的腋毛 , 附上那句口号式押韵的“Long hair don't care” 。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Breanne Fahs在2014年开设的性别研究课堂上 , 制定了一个规则:女同学凡能坚持一个学期(10周)不剃腋毛 , 就能获得额外学分 。
参与活动的学生合照 。
她表示 , 此举意在让学生“懂得集体挑战公认的社会准则” 。 如班上男生想申请同样待遇 , 须将“颈部以下毛发”全剃掉 。
2015年 , 中文互联网发起了第一场“腋毛选美大赛” 。 就像这场选美发起人肖美丽在接受采访时所说 , “这个活动并不是号召女性不剃腋毛 , 而是号召大家不要嫌恶那些不愿剃腋毛的女性 。 ”这也是我们追求的体毛自由 。
所以 , 如果下次再有人问你“面对体毛我们应该怎么做?”时 , 请把标准答案放大再放大——勇敢做自己 。
真正的美 , 一定没有标准 。/ 《听见她说》
参考资料
[1
关于“腋毛禁忌”的审美史 | 新京报书评周刊
[2
为什么人类不允许女性长腋毛? | 塔门
[3
关于女孩的腿毛 , 你一无所知 | 网易上流
[4
女体腋毛厌恶文化:该死的腋毛又该刮了 , 吗? | 微基因
[5
脱毛简史:为什么人人都爱光溜溜? | 壹读
[6
爱我 , 就连我的腋毛一起爱 | ONE文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