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间风水鱼:葬经翼篇八:明堂

葬经翼篇八:明堂
【原文】
夫明堂者,穴前水聚处也 。其名有三:大约有窝、钳、乳、突四体,则自然有蟹眼、金鱼、虾须三法之小水皆自球檐分下,微茫界合处,可容一人侧卧,名小明堂 。两边必有蝉翼砂,似有似无,包裹于外 。占山正法必有此堂,入穴方真 。其二,龙虎内二水合处,名中明堂,专以窝、平、圆、扁为常体,然亦有真地无此者,或穴结高山,龙虎夹紧,直垂向穴下,穴中小水聚成一线,从中流出者,势使然也 。或穴结临江临溪,洋朝当面,直至山脚,若非龙虎夹紧,直走至水边,则水冲堂则气散,且兼有洗脚之患,便不成地 。此山川自然之情,造化之妙,非人所能为者 。总之,落穴处开睁,则小明堂已真,外虽夹紧无害 。吉水萧氏白砂祖地,牡丹滴露形,即此格也 。时人误安金简银槽之名,又从而援之以误,后世俾无堂局亦得滥此,可慨也 。其三,乃外洋大势自少祖分水,总聚于大龙虎外,或从太祖分水,并入外堂,或无此二者,而外来大水横过中明堂前,后面几节分水俱流入横水内,或远江远溪来朝,抱于横水外,通名之曰:外洋大明堂 。风中明堂即是内堂,其水有逆有顺有横,大地龙虎多层大水在外,非横则逆,则此内堂之水虽欲之元,行走终必当面而出与大水会,此小顺大逆,上地之局也 。唯大水势顺而内堂水逆,有龙虎下砂收回,名小逆大顺,此中下地也,亦有层层交互过宫环抱者,此名大顺局,亦主力量绵远,此非龙真穴的山势大者勿下 。大抵明堂以聚水为上,横抱次之,朝水又次之,交互有情,不见水去而顺流者,又次之 。四局既定,义备于斯,唯明者详焉!
【白话释意】
明堂,就是穴前有水聚交流的地方 。
它的名称有三种:第一种,凡是有窝、钳、乳、突四种穴形的,就自然会有蟹眼、金鱼、虾须三种绕穴的干流水(指穴场附近略低段,下雨时有水淋流,雨停则水止)这些干流水都从球檐处分下来,至微茫水的交合处,可容一人侧卧,这就叫小明堂,它的两边一定有蝉翼砂,看上去像是有,又像无,包裹在小明堂外 。按正宗的占山求穴法则,一定要有小明堂,入穴才算是真穴 。
第二种,穴场前青龙、白虎二山内的俩支水流聚合处,叫中明堂 。一般以窝、平、圆、扁为常见形体 。但也有些真地没有几种形体,有的是在高山上结穴,龙虎二山夹护得很紧密,直接垂向穴下,穴中小水汇聚成一条线,从中间流出来,这是地势造成的 。有的靠近江河小溪结穴,水面朝穴,直到山脚 。如果不是龙虎山夹护紧密,直走到水边,则水就会冲击明堂而导致生气消散,而且兼有洗脚穴的弊端,这不能成为真地了 。这些都是山川本身的情势,大自然的力量所造成的,不是靠人力所能够做到的 。总之,落穴处开睁,则小明堂已真,外虽夹紧无害,吉水萧氏白砂祖地,呈现牡丹滴漏型,就属于这种类型,当时的人误把此形安上 “ 金简银槽 ” 的名称,人们都跟着沿用而错上加错,后世的人们即使并不懂得明堂形局的也滥用这名称,真令人慨叹不已 。
第三种:外洋大势从少祖山(接近穴山的高大山峦,可收束气脉并将之输入穴场)分水,总聚于大龙虎山之外,或者从太祖山分水并入外明堂,或者不是这两种情况,而是外来大水横流过中明堂前,后面几节分水都流入横水内,或者是远方的江河溪流来朝向,环抱于横水之外,通称为外洋大明堂 。
凡是中明堂,也就是内明堂,它的水流有逆、有顺、有横,在大地,龙虎山之外有多层流水,不是横向就是逆向,那么这种内堂的水流即使想它成为一处,但流走的趋向最后一定是面向明堂与大水会合,这是小顺大逆,是上等穴地的形局 。如果是大水势顺而内堂水逆,龙虎山下穴前大流下方有众山关栏收回,这叫大逆大顺是中下等的穴地 。也有流层层交互穴场而环抱的,这叫大顺局,也象征着力量绵长深远,如果不是龙脉穴地真确,山势雄大的不能落穴 。
大体来说,明堂以聚水为最上等,水流横过明堂而环抱的属其次,远处水流来朝向又次一等,水流层层交互有情态,看不到水流离开顺流的更次一等 。四种形局已能判定,道理都包含在期中了,只有明智的人能弄清楚它 。
葬经翼篇七 :四兽砂水
【原文】
夫四兽者,言后有真龙来住,有情作穴,开面降势方名元武垂头,反是者为拒尸 。穴内及内堂水与外水相辏,潆洄留恋于穴前,方名朱雀翔舞,反是者腾去 。贴身左右二砂,名之曰龙虎者,以其护卫区穴,不使风吹,环抱有情,不逼不压,不折不窜,故云青龙蜿蜒,白虎驯服,反是者为衔尸,为嫉主,大要有情于穴,于主不欺,斯尽拱卫之道矣 。至于砂之插回收水者,必须开面向里,不拘远近,俱名有情 。远朝及前后左右之砂,皆以真面相向,无破碎、尖射、凶顽为融结证佐 。唯曜气飞扬,穴中不见者不忌,大地多有此类 。欲知砂之背面,当分厚薄顽秀 。背厚面薄,背顽面秀,背挺面湾 。面来必有情而长,背则无情而短 。故砂之湾者水必湾,砂之秀者水必秀,砂之走窜者水必不收,砂水之形实相比附者也,吉凶征应,可不方而喻矣!
【白话释意】
四兽,说的是:穴场后有真龙来往,后山山势渐向穴场垂近,象接受人之安葬,极有情态,这就叫元(玄)武垂头,如果与此相反,穴场后山山势高昂,不向穴场垂近,状如不肯受人之葬,这就叫拒尸 。穴内和中明堂水流与外水相聚汇,在穴前萦回留连,这才叫朱雀翔舞,如果相反,明堂水流不萦回归聚,就叫朱雀腾去 。穴前贴近的左右二山,把它们叫做青龙、白虎是因为用它们来护卫穴场,不让风吹,二山对穴场环抱有情,高低相称,不是逼迫欺压和凹折逃窜之状,这就叫做青龙蜿蜓,白虎驯服,和这相反的就叫衔尸,叫嫉主 。关键是对穴现出驯顺之情,对主山没有欺压的势态,这就尽到拱抱护卫的作用了 。
至于砂(穴前后左右诸山)之中,那些插回收水的,必须开面向里,不论远近,都叫作有情 。远朝和穴前后左右的山,都以真面相向,没有破碎、尖射,凶顽的形态作为融结气脉的证明 。
想要知道砂的反背和正面,应该分清厚薄顽秀 。如果背厚,面就薄,如果背粗顽,而就秀丽;如果背挺直,面就弯环,正面朝向一定有随意而且深长,背面反向则无情而且短浅 。所以山弯水必弯,山秀水必秀,如山势走窜,水流就一定不归聚 。砂和水的形势是相互比照依附的,吉和凶的征象应验,可以不言而喻了 。
葬经翼篇六:分龙
【原文】
崇山忽起,作镇一方,莫之与京者,是曰祖山 。群垄横出,力有长短,众之所趋,彼独开张,断续拱护,是为正干 。或各分而势小,或因干而再抽,此分龙之始也,各分欲其成体,再抽欲其出面 。成体者尚须变化,出面者唯求特达 。又当观其始分再抽之际,护从冈峦,孰多孰寡,孰短孰长,则得水得局,可概见也 。昔人谓:起家须用好公婆 。是也!
【白话释意】
高山忽然隆起,成为一方之险要形胜,没有别的山能与之相竞争,这就是祖山 。群峰横出,山力有大小长短之分,如果为众山所趋随,它本身却能不断地张开扩大,得到诸山的拱护,这就是正干,即大龙脉的主干 。有的从大龙脉分枝而气势弱小,有的从主干再分长出支脉,这就是分龙的开始 。从大龙脉分出的要各自成体,从干龙再衍生出的应要能长出形面,成体的还须有变化,出面的应求其特异发达 。还应刻观察始分、再抽之时,所护卫趋从的冈峦,哪里多哪里少,哪些长哪些短,这样就可大体知道是否得水得局了 。前人说:起家须用好公婆,就是这样了 。
葬经翼篇五:峡论
【十间风水鱼:葬经翼篇八:明堂】【原文】
夫峡者,祖山中干行度之次,敛大为小,变粗为精,两山相夹以成之也,故同峡必断伏,旁必有夹,谓迎送也 。过必中出得正气也 。其伏也至地,其拔也干霄,水分左右,山转关阑,蓄而回环,可建州邑,则干之所钟,枝之所止,概可想矣 。是故平夷千里,王者之宅,奔腾不息,山陵之格,迢迢郁郁,作镇方岳,自余偏断宅坟已而 。
【白话释意】
峡,指的是祖山(龙卖发源处的山岭)的龙脉主干在行走过程中停下,把形体收拢变小,由粗扩变为精,由两山相夹护而形成的,所以峡一定是断伏的,旁边一定有山相夹,这叫做迎送,干龙经过这里一定是从中间出去而得到正气,它低伏时贴着大地,它挺拔而起时直冲云霄,左右有流水环绕,众山徊护,形势含畜而回环往复,可以在这里建州立邑,所以平原千里,可建王者之宅,其气奔腾不息,山陵叠障,其气深厚锦远,可作镇守一方之将种的宅坟 。
葬经翼篇四:穴病
【原文】
夫山止气聚,名之曰穴 。穴有真病,同乎废人,虽具形骸,神气伤于败缺,则中无所存 。如是者,法不可葬,葬之则三害臻 。
故穴有贯顶者,脉边脑抽,星峰不现,上既无分,下何所合也?穴有折臂者,龙虎夹辅,当穴凹折,外风不蔽,生气内散也 。
穴有破面者,星体虽端,面则流破,一如浪痕,皮崩肉裂,生气无傅也 。穴有坠足者,脉从足出,星峰上压,生气不舒也 。
穴有绷面者,星面绷紧,脉痕横生,条数虽多,横而无直,气无所聚也 。穴有饱肚者,粗如覆箕,圆如榧子,扁如瓜体,上下浑沦,分上弗具,虽有尖圆,法无所施也 。
穴有割脚者,形势虽正,水洗洇褥,扫割无余,生气已荡也 。穴有漏腮者,贴身蝉翼,裹不过穴,小水既漏内,龙虎折边,水不会于小明堂也 。
虎蹲者,形反而凶僭且逼也 。龙踞者,势凌而压强且窜也 。
元武拒尸者,星峰无降势也 。朱雀腾去者,水倾反而朝斜背也 。
前花者,余气为官,二水虽交,尖露无睁,沙脚逼迫也 。后假者,穴背鬼托,龙虎虽端,水涯必溜,出穴一望,众不归随也 。
左右诡落者,其堂必倾,过宫回视,水却趋会于真穴也 。
故凡山形高大,穴出贴身,纵见窝、钳、乳、突,百稀一实也 。形穴软小,而众水不归,护缠不附者,虽巧嫩可观,生气微薄,必无尊特也 。要以先审向背,次察精粗,枝干既得,主从因之,四应有情,分合无谬,众势既会,沙水自朝,起自分龙,至于入穴,山水互交,由大及小,由外及内,直至入首动气,小明堂分合分明,则枕圆向尖,眠干就湿之道得,而风、蚁、水三害不侵,天地之生机显,而穴无所逃矣!不然,其误可胜穷哉,占穴真伪可不慎欤!
【白话释意】
山脉停驻,生气聚结的地方就叫穴 。穴如果有真病,就跟残疾的人一样了 。虽然具有形体,但因为它有缺陷神气就被伤损了,形体之中已没有什么有用的东西了,象这样的情况,按照穴法是不能落葬的,要是葬了,风、水、蚁三害都会齐集 。
有一种叫贯顶的穴,山的脉理纠连不清,山顶瘪缩,山峰不显现出来 。上面既然不分明,下面还能覆合什么呢?有一种穴叫折臂穴,夹护穴山的青龙白虎二山,面对穴山而凹折,不能遮蔽外风 。导致生气内散 。
有一种破面穴,山体虽端正,但穴场却被掘破,好象波浪形的伤滚,皮崩肉裂,生气无法附着 。有一种坠足穴,气脉从山脚下入穴,往上逼压星峰,致使生气不能舒通 。
有一种绷面穴,穴场绷紧压填,脉理横生,纹理数量虽然多 。但都是横生而没有顺直的,生气就无从藏聚了 。有一种饱肚穴 。粗拙如覆盖着的簸箕、圆得象榧子,扁得象瓜的体形,上下一团,没有分界条理,虽然有突圆之形,但也没有用处 。
有一种割脚穴,形势虽然端正,但水流冲击困褥(长穴前的方形成长方形平整高地),把穴脚扫割掉,生气就荡然泄尽了 。有一种漏腮穴,贴近穴前的蝉翼砂不能包裹穴场,穴庭边倒有泉水长流而漏失,龙山虎山折边,水流不能汇聚在小明堂 。
虎蹲,是相穴场前右铡的白虎山蹲踞昂头,这是倒反的形势,呈示出凶僭而且逼压的征象 。龙踞,是指穴场前左侧的青龙山高踞斜出,不拱抱相向,呈示着欺凌压强而且背弃出窜的征象 。
前元武拒尸,就是穴场后山山势高昂,不向穴场垂近,山峰没有降势,不愿受人之葬 。朱雀腾去,意即明堂水流不萦回归聚,朝山反背而不朝向穴场 。
花,龙脉结穴后,余气在穴山前的朝山背后再结小山,就是官星,虽有二水相交,但尖露不开阔,沙脚逼迫 。后假,在穴山后背拖抱的小山就是鬼山,龙虎山虽然端整,但鬼山却为水涯所淹没,出穴一望众山都没有归随的情态 。
左右诡落,它的明堂一定倾斜,经过穴场回首一看,可见水流都趋汇到真穴中了 。
所以,凡是见到山形高大,穴从贴近处出的,即使看到窝、钳、乳、突的穴形,那也是一百次中才有一次是真的 。要是穴形软小,众水流均不归聚,护卫缠绕得疏漏,即使巧嫩可观,也是生气微薄,必定没有尊贵特异的气象 。
总之,主要应先看清向背,其次观察粗精 。认精枝干以后,根据主从关系,求得前后左右四面的朝向应都有精态,那么分与合都没有错了 。各种形势都齐备以后,山水会自然朝向穴山 。
从分龙开始,直至入穴 。山水交汇,由大到小,由外到里,直至人首动气,小明堂的分与合都分明,那么就可得到真气,风、蚁水三种祸害都不侵袭,天地的生机显现,那么吉穴就得到了 。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产生的恶果就无穷了 。探测穴的真和假能不十分慎重吗?
葬经翼篇三:怪穴
【原文】
亦做 “ 察形篇 ” ,竟形穴大意较然可知 。唯是奇形怪穴非常法所可尽书,谨再春概,列之于后,学者以意求之可也 。穴有摇拳者,穴星蝇正,中间却空,或结于左,或结于右 。结穴一边必然细嫩,或捻颈,或伏断再昂,到头必有动气,动气前必有小明堂而皇之,仅容一人侧卧,则微茫之水方住房 。若摇拳又兼没骨,则看石纹两边左右相交中间有土,方是真穴 。沙水必尽拱这边,那边只为应案相向而已 。
穴有入水者,杨公云:也有穴在深潭里 。是也,此必石脉边根透下,聚水湖海平洼处,仍复昂起,星辰不拘大小,必有上好土色石纹相交,证佐分明,窝钳、乳突、鸡心、鱼胞等动气天然,方是真穴 。大要在察后龙真来,别无结作,方可着眼 。若果大龙度水,必然开障作势,两边枝脚一齐涌来,临水跌断,方是真度水龙 。若山不开障,来不汹涌,枝脚边有边无,便非真度水之龙,水中虽有小山,只作星散零断者论,必不融结 。
穴有影光者,如太阴金星,整齐圆匾,而面上或急或满,别无动气,前余气圆晕,即是影光 。或以得水一边有微动处,扦挂角穴,或正中取魄穴,必有小明堂,及应案方真 。盖太阴者月象也,以其圆匾而满急,故不求之面而求之气,此至理所存,非臆说也 。
穴有仰瓦者,法曰:两金扛一水,穴在软中裁 。,凡天财体多是背后仰瓦,只以有乳为真,及鬼星托乐为准,大地亦有此法,唯别于来势尊特,罗城阔大而已 。
穴有拖枪形、将军踏弩形,皆是余气不住,所谓:元武嘴长高处点,三脚金星顶上扦 。同一例也 。
穴有上聚者,凡缠护龙虎周回捆夹得紧,其气必拶聚于顶,除小明堂外则以外洋为局,总亦须入穴细嫩,藏风不露为妙 。若后龙近处,从无抽细作蜂腰鹤膝状及辏地跌断者,必无此法,误下立致败绝 。慎之!
穴有下聚者,凡后龙未尝跌断辏地,或入穴气急,或星面匾大,穴出弦棱之类,通名下聚
要以低而不沉,平而不脱,四山高而不压,小水应案相称,方为合格 。
穴有脱龙就局者,来龙虽大,抛踪闪迹,穿田度水,脱卸在一边,初看若与大龙不边属,细察则大龙正面卸下,伏而再起,本山别不结地 。如新建伯王公祖地,乃大丰山正面卸下,平地数里无脊,忽于平田中起小小两枝倒地本,一横一直,正中落穴有窝,界龙之龙甚远,而大丰山反在一边,并不坐障,惟见江水绕流,远朝是面,局势宽平而已 。观此可以类推 。
穴有四空者,脉从一隅入首,斜倚受气,四正俱空,四隅有山照应 。若姚江邵氏柳氏家祖地是也 。须来龙真确,活十间风水鱼动飞舞,局势完秀,四山面拱方可为准 。
穴有皮者,凡木星开大口,悬乳或发水泡,微有微茫,略见而难分者,多是皮 。盖木之生气在皮,故木星入穴土亦不厚,圹不宜大深 。
夫葬者,藏也 。故穴以藏聚为主,盖藏聚则精气翕集,暖而无风,暖则无水,无风则无蚁,三害不侵,则穴得矣 。
穴虽怪不出乎动气,小明堂及应案鬼乐以求之 。乘金、相水、穴土、印木等相法以证之 。砂水聚散有情无情以别之,众为我用,则我为主,身为人卫,则我为奴,气精力强故为主者,个细而数断,粗雄偏侧,故为从者,拥护而趋随 。穴星之山形,宜大入手处落穴,动气宜小,大抵所喜者润嫩小巧,所忌者粗大老拙,斯求穴之大法也 。
悟之者,自能成其变化,达其元微,书不尽言,图不尽意,往圣尚欲自得,况后贤乎?乃若诸家穴法,则三宝、宝照、杨、曾、刘、胡、廖、谢、司马辈,咸究极其变,不可不参之以开廓知见,然而一领百会,非心通神解者,孰能与于此法外一句?唯有情则姤,可以暗会,难以形求 。噫,大匠能与人以规矩,不能与人巧,昔人谓:有人识得明堂法,五百年中一间生!诚叹此尔!
【白话释意】
有一种叫摇拳的穴,穴星虽然端正,但中间却是空的,穴只能或结于左边,或结于右边,结穴的一边,必须细嫩柔和,或者扭转龙脉之颈脖,或者龙脉跌伏似断,然后再昴起,其头部一定有气发动,气动的前面一定有小明堂,只容得下一人侧卧,这样微茫水才在此处停住,如果摇拳穴又兼有 “ 没骨 ” 的特征、就看石纹两边左右相交中间有土,才是真穴 。砂水一定是全都趋向拱护这结穴的一边,那一边只是为了朝应(即朝山,在穴前较远而高与龙穴遥相对应之山)案山相对向南已 。
有的穴是落入水中去的 。杨公筠松说:也有穴在深潭里 。就是这种情形 。这种穴,一定是石脉连根透水而下,水聚积在湖海平洼处 。龙脉还会再昂起,周围诸山不论大小,一定有上等好的土色和石绞相交错,证佐分明,窝钳穴、乳穴、突穴、鸡心、鱼胞等穴定形勃发生气十分自然,这才是真穴、最主要的是,观察后龙真来,不在别的地方结穴,才能着眼 。如果是大龙渡水,一定会象拉开帐幕一样,造成开阔的气势,两边的枝脚山一齐奔涌十间风水鱼而来,临近水之处,地势跌断,这才是真渡水的形势 。如果山不开帐,来势不汹涌,枝脚山一边有一边无,就不是真渡水之龙,水中虽然有小山,只能作分布零星散乱的来看、必然不能融结为穴 。
有一种穴叫作影光的,象太阴金星、它的形相整齐圆扁,但面上显得过急过瞒,没有什么生气,前面有余气圈晕(穴场处微茫隐显的晕圈),这就是影光之穴,或者在得水中那边有微动处插入挂角穴,或者在正中择取魄穴,一定有小明堂和朝山案山才算是真穴 。太阴、是月的征象、因为它圆扁而满急,所以不求它的面上而求它的气,这体现了最正确的道理,并不是随意无凭的说法 。
有一种穴叫仰瓦,葬法说: “ 两金扛一水,穴在软中裁 。” 凡是天财星(体方顶平的山峰)的体形都是呈仰瓦状,即穴场后的 “ 玄武 ” 位两边高中间低,这种情形以有乳穴之形为真穴,并以有鬼星乐托星为标准,在大地也有这种穴法,其区别只在于龙脉的来势厚重突出,罗城阔大而已 。
有的穴叫拖枪形、将军踏弩形,都是余气不停驻,常说:元武嘴长高处点,三脚金星顶上扦,都是指同一种例子 。
有一种穴叫上聚,凡是青龙白虎围护捆夹得紧密,它的气就一定会逼压聚集在穴顶部,除了小明堂之外,就以外洋大明堂构成形局,总的说也应以入穴细嫩,藏风不露为妙 。如果后龙近处从没有衍生出细小的山峦成蜂腰鹤膝的形状,以及接地跌断的;就一定没有结穴,误用这种方法,会马上导致败绝 。应该非常的慎重!
有一种叫下聚的穴,凡是后龙没有跌断地,或入穴气急,或者穴星面形扁大,穴中出现弓弦棱角状等,通称为下聚 。
取穴的要点是,低而不沉,平而不脱,四边山高但不压迫小水,朝山案山要相称才是合格的 。
有一种穴叫脱龙就局的,龙脉来势虽然大,但其踪迹隐露抛闪,穿越原野,渡过江河,闪脱抛卸在一边,初看好象和大龙脉不相连贯,仔细观察则发现是大龙脉扩张形势而卸下,隐伏之后再发起,在原来的主脉上并不结穴,比如新建伯王公的祖地是大丰山正面卸下,数里内都是平地而没有山脊,忽然在平田中突起小小两枝象倒地木一样的土垄,一横一直,在正中落穴,有窝界龙之水在远方,而大丰山反在一边,并不坐十间风水鱼幛,只见江水环绕,远远地朝应着这一面,局势宽阔平坦而已 。从这可以类推其它 。
有一种穴叫四空的,龙脉从一角进入,头偏斜倚靠看受气,四个正面都是空的,四个边角有山照应 。象姚江邵氏柳家澳的祖地就属这种情形 。必须是龙脉来得真确,呈现出灵活生动,飞腾起舞的气象,形局气势完整清秀,四周山拱护,这样才合乎标准 。
有一穴叫皮的 。凡是木星(顶圆身端直的山峰)开大口,呈乳穴或发水泡之形,有微茫水,隐约可见而不能辫认得很清楚,这种情形多属皮 。因为木是从皮生出气来的,所以木星入穴土也不厚,墓穴不宜大和深 。
葬,就是藏,所以穴以藏聚生气为主要目的,能藏聚则精气融和凝聚,温暖而没有风吹,暖就没有水冲,没有风吹就没有蚁虫,风、水、蚁这三种祸害都不侵蚀,那么就成为好穴了 。
即使有怪穴,但不外乎是动气,以小明堂以及应案鬼乐的配应原则去探求,用乘金、相水、穴土、印木等方法去验证,以砂水聚没,有情无情的标准去辨别,这就可以了 。众人为我所用,则我就是主人自己;当别人的侍卫,就成了奴仆:气精力强的就能成为主人,而个小,零星散断、粗拙、偏侧的就成为护从者,起着跟随拥护的作用 。穴星的山形,应该在大人手处落穴,动气应该小,大体来说,喜欢润嫩小巧,而忌粗大老拙:这是求穴的重要法则 。
能领悟它,自己就可以随其千变万化而灵活应用,达到精妙深微的境界 。用书来叙述,是写不完要说的话的,用画图来表示也难以完全传达出本意来 。以往的大师们尚且还想从自己的实践中获得精义,更何况后学呢?至于各家的穴法,像三宝、宝照,杨筠松、曾文灿、刘潜、胡矮仙、廖禹、司马头陀等人,都把穴法变化探究穷尽了,不能不拿来借鉴,以开阔眼界,增加见识、但是一领百会,如果不是心通神解的,谁能在这些法则之外还能得出一句自己的见解呢?只有有心的才能遇到真正的精髓 。可以在心中暗会,而难以通过直观的形式去求取 。大师可以使人懂得规制法度,但不能给人以智巧,前人说:五百年中或者才有一人能真正精通明堂穴法的 。真是为此而发的感慨啊!
葬经翼篇二:察形
【原文】
《经》曰: “ 势来形止 ”。是谓全气,全气之地,法葬其止 。又曰: “ 其来若奔,其止若尸 。” 是知来与奔,言其势之趋走者,动也;止与尸,十间风水鱼明其形之端凝者,静也 。势即来龙,形即穴星,势欲其来,形欲其止,故《经》曰: “ 过水所以止来龙 ” ,又曰: “ 外气横行 ”。皆所以明其止也 。
穴星万变不同,一如人形,虽大小、高下、肥瘠、俯仰、正侧各状之难齐,而其外貌之可必者,不出圆、扁、直、曲、方、凹之六体 。六体之变不可胜穷,不合体者非穴星也,夫既明其体矣,又当求其气之所钟 。
夫山体本静,故穴宜求动,动属阳,阳即生气 。故《经》云: “ 葬者,乘生气也 ”。后之明师更其说为隐语,云:先看金龙动不动者,即此也 。龙从左来,其气倒右,故穴宜求之于右,龙从右来,其气倒左,故穴宜求之于左 。故云:次看血脉认来踪 。龙来正出者,落穴反多偏闪,龙来偏出者,落穴反多正结 。故曰:梧桐叶上生偏子,杨柳枝头出正心也 。
《经》云: “ 乘金、相水、穴土、印木 ”。何谓也?盖五行中以圆为金,以曲为水,以直为木 。凡真穴必有圆动处,窝钳之圆在顶,乳之圆在下,突之圆在中 。若窝钳之中更有突泡,乳突之上复有窝钳,名曰:罗纹土宿,即少阴少阳之穴也 。孩儿头下有球檐,球檐下有葬口,葬口之上有正中曰人中,葬口之下余气曰球髯,此皆入穴动气证佐消息之异名也 。
何为相水?盖有此圆可乘,左右必有微茫曲抱之水交揖于小明堂前内,后人更之曰:虾须、蟹眼、金鱼等名者,此也 。
何为印木?盖微茫水外必有蝉翼沙两片,隐隐隆隆直夹过穴前,然后逼得微茫水合于小明堂内 。昔人云: “ 上出明肩,下开暗翼,股明股暗,边短边长者 ” ,指此 。非聚精会神含光洞视者莫能察见也 。
有此三者,又须有五土四备,裁肪切玉之土,石山土穴取夫四备,土山石穴求乎肪玉 。四征既具,中间必有暖气,即火也,此占穴之要法也 。是故求穴大势所在,在乎水城堂局 。而细察决疑则定于小明堂,次及近案龙虎鬼乐之情,看水城湾环所在即为有情,下砂须直面来收,即名 “ 得水 ” ,即穴不远矣!更审堂局何方平正,端的要以左右砂水相包适中处,对面登高望之合局处,自然而然不同,即穴不远矣,必欲无疑,看穴前有小明堂微茫水合处,可容人卧 。昔人云:水证明堂堂证穴者,此也 。小明堂内回首望穴星顶相,于圆、扁、直、曲、方、凹中随合一体,即是证佐 。星体面上有窝、钳、乳、突、鸡心、鱼胞、灰中线、盏中酥、草中蛇等一项动气,即是真穴,或近案有情,或至此则砂水凶恶者皆消得穴中不见,名曰:神藏煞没;或至此则龙虎方驾得住,或直来横受到头,穴星是横山,则横龙出穴必有鬼,当以鬼星征应求之,惟孝顺鬼交十间风水鱼抱于后,当从中取,又有无鬼者以托、乐证之,托乐之体不同,惟取逼近穴星为有力,又有无托乐者,或龙尽倒钩,或逆盘向里,则不拘托、乐有无 。凡大龙尽处山尖薄,局势散,风吹水劫必不结穴,宜向腰脊求之,非腰结必骑龙,二者总须星辰端秀,穴情合法,夹从有情,局内水俱为之用,同称干龙正尽 。大抵骑龙之穴,穴虽多种,不出倒、顺、横、侧这四势 。倒顺之法不离龙脊,在龙脊者,山须开面,再出细 ** 星如过峡关,穴前小明堂宽平不觉水跌穴中,不见大水去穴前,去都亦出真面朝向转里,枝脚要抱回,当穴两旁,要有夹耳,即天乙太乙,罗城要周密无缺,水流去数十里必合,必有真水口,捍门收住,此顺骑龙之法也 。若倒骑龙则多结于龙将尽处,倒望来龙结穴,元武须开大面,垂头须细嫩,小明堂近案夹耳一如前法求之,近身枝脚通应抱回,大水倒合会于后,或有捍门在后,罗城水口俱须紧密,水口以交互者为上,左顺侧骑,右顺侧骑,左倒侧骑,右倒侧骑四十间风水鱼法 。穴必偏向一边,亦以龙来左右定之,凡侧骑之势必偏,顺则取当面出一横案过宫收回,穴前之水,下砂枝脚趋来与横案相亲,如合盘之势必方佳 。逆则取穴上收一边之水(凡言收一边水者,即指前界水而言,必无收后界水之理,记取、记取) 。
面前另有横案遮阑,只取横而有情抱我更佳 。盖逆势小案多顺,勿以为嫌 。下砂逆砂收回,直面向里,明堂夹护应案罗城水口,一如常法检察,不可疏漏 。唯有横骑龙结作不同各势,直与大龙腰落一体,或出一节二节星辰即结者,尚名横骑龙,若再抽数节,或开小障出脉作穴,方舟腰落,此其大略也 。
大抵葬者,藏也 。穴者,山水相交,阴阳融凝,情之所钟处也 。藏之欲乘生气者,谓阳气聚处则无风、蚁、水三者侵体之患难夫也,。夫情与无情其本无二,山川交会何殊?有情者哉!信斯言也,求穴者思过半矣!
【白话释意】
《葬经》说: “ 势是奔驰而来的,形是聚结藏蓄的 。” 这说的就是 “ 全气 ”。“ 全气 ” 之地,山水交会,龙脉结聚入穴,墓葬应当在这里 。又说: “ 势来系奔驰着一样,它停下来后象尸体一样端凝不动 ”。由此可知,“ 来 ” 和 “ 奔 ” 是说它的气势走得快,是动的,“ 止 ” 和 “ 尸 ” 是说明它的形态端凝,是静的,“ 势 ” 就是 “ 来龙 ” ,它是向穴山伸展的山脉; “ 形 ” 就是 “ 穴星 ” ,它是龙的气脉聚结的地方 。势,应当要它奔驰而来,形,应要它能停下来藏蓄生气 。所以《葬经》说: “ 经由水流以使来龙停下来,聚结融注生气 。” 又说: “ 外气横形 。” 就是通过水流来止聚龙脉生气 。这些都是用来说明形的 “ 止 ”。
“ 穴星 ” 千变万化,就象人的形貌,虽然大小、高低、肥瘦、俯仰、正面、侧面等各种状貌难以一致,但人们的外貌一定要概括为某些一类型的话,也不会超出圆、扁、直、曲、方、凹六科基本形体 。十间风水鱼这种形体的变化,是不能穷尽的 。不合于一定体式的就不是穴星 。已经认清它的形体,又应当探求气集中的所在 。
山体原本是静的,因此穴应该求得动态,动属阳,阳就是生气 。所以《葬经》说: “ 葬,就是为了乘得生气 。” 后代的地理先生把这个说法改为隐语说: “ 先看金龙动不动 ” 就指的这意思 。龙从左边来,它的气倒是在右边,所以穴位应该在右边寻求;龙从右边来,它的气倒时在左边,所以穴位应该在左边寻求 。所以说:其次要看龙的血脉,认清它来的踪迹 。龙年的方向是正面的,穴位的落定反而多偏侧;龙来的方向是偏侧的,穴位的落定反而是正面的多 。所以说:梧桐是在叶的偏旁结成果实,杨柳反而是在枝头正中开花 。
《葬经》说: “ 乘金,相水,穴土,印木 。” 这是说什么的呢?因为五行中,把圆的作为金,把曲的作为水,把直的作为木,凡是真正有生气的穴,一定有圆动之处,窝穴(前平后突、两边鞠抱的阳结之穴)和钳穴(左右两边鞠抱特长而中平后凸的穴)的圆形在穴的顶部,乳穴(山势垂下复又高起所结之穴)的圆在穴的下部,突穴(平中起突之间穴)的圆在穴的中部 。如果在窝穴和钳穴中还有泡突之形,在乳穴和突穴之上还有窝穴、钳穴的形态,就称为 “ 罗纹土族 ” ,也就是少阴少阳之穴 。孩儿头(指圆形部分)下有球檐(穴场前),球檐下面有葬口(即 ** ),葬口上面正中之处叫 “ 人中 ” ,葬口下面的余气叫 “ 球髯 ” ,这都是印证说明穴之中有生气发动的别名 。
什么叫 “ 相水 ” ?一般具有这种形态的穴相,左右两边一定会有微茫水(穴场外略低处)曲徊护抱着相交在穴前小明堂(指葬口之下平坦窝聚处)内,后人改称为:虾须、蟹眼、金鱼等名的,就是指这种情形 。
什么叫 “ 印木 ” ?在微茫十间风水鱼水外面一定有蝉翼沙(指穴前左右两翼略最高起之处)两片,隐隐约约,无形中有两股力量对夹过穴前,然后逼得微茫水相会合在小明堂内 。前人说:上面长出明肩(第二分水内侧两道高的地方),下面开着暗翼(指蝉翼沙),一股明的气势,一股暗的力量,一边短一边长,说的就是上面的情形 。如果不是聚精会神,具有明亮的目光去洞察巨细,就不能看得出来 。
具有上面三种形体,还必须有“ 五土四备 ” 和裁肪切玉之土,要是石头山泥土墓穴就取法 “ 四备 ” ,要是泥土山石头墓穴就从 “ 肪玉 ” 方面去求取 。如果四种征象都已具备,中间一定会有暖气,就是火 。就是推求龙穴的最重要的法则 。所以找穴的大势所在,就在于水城(指围绕穴最重要的水流)的规模格局,而仔细观测判断疑难则以小明堂为依据,其次考察龙虎(指穴山前左右两山,称青龙、白虎、二山具有护卫龙穴不受风吹的作用)鬼(指横龙穴山背后手拖拽的小山)乐(龙脉由山侧横向入穴的穴山后方的山峦)的情态,看到水流弯曲环绕着的地方,就是富有情态,下砂(穴前水流的下方)应该当面朝穴,这就叫 “ 得水 ” (指穴场四周水势环饶,水聚而穴气融结)这靠穴星就不远了 。还要观察明堂的格局,哪边平正,重要的是看左右山水相环抱的适中之处,从对面登高远望过来 。整个格局相配合的地方,它自然得体,与众不同,这就离穴不远了,在那地方定穴就没有错了 。
看穴前面有小明堂微茫水相会合的地方,可容下一人躺着,前人说:以水来验证明堂,用时堂来验证穴,说的就是这种情形 。从小明堂内回头望穴星顶上的形相,在圆、扁、直、方、凹这几种表态中只要且种相符合的,那就是证明 。穴星的形体表面如果有窝穴、钳穴、乳穴、突穴、鸡心、鱼胞、灰中线、盏中酥、草中蛇等任何一项勃发生气,就是真穴 。或者近案(穴山近前的矮山)很有情态,或者到这里后砂(龙穴前后左右诸山的总称)水的凶恶之形态都消失于穴中不见,叫做 “ 神藏煞没 ” 或者到这里后青龙、白虎才驾驭得住:或者是龙脉直来横受到头,穴星的山体是横着的,那么横龙出穴(龙脉从穴山之侧进入而结穴)一定有鬼山拖撑在后,应该以鬼星 “ 即鬼山 ” 征象去求取 。要是孝顺鬼山交错抱特在后面,应从中间择取 。还有的是穴山后没有鬼山的,就以乐山来验证 。乐山的体态有不同,只要择其逼近穴星的为有力,还有的是穴山后没有乐山的,或者是龙脉已尽转过头,或者是反过来盘曲向星,就不论有没有乐山 。凡是大龙脉尽头山形尖薄,格局气势分散,会受到风吹水劫,必然不能落结龙穴,应该向山的腰脊部位求取 。
如果不在腰部结穴,就一定是 “ 骑龙 ” 的取法,腰结和骑龙,两种取法都应该使周围诸山端整清秀,穴的形态合乎法度,纵横之间富于情态,穴山形局之内的水流都能对穴有用,这两种都同称 “ 干龙正尽 ”。一般来说,骑龙的地形,虽然可以有多种穴形,但不超出倒、顺、侧、横四种势态 。倒和顺两种取法都要在龙脊部位,在龙脊结穴,山势必须开阔,然后再呈现出细嫩柔知的景象,穴星要有像经过两山相夹处那样的情状,穴前小明堂宽阔平坦,不感觉到水会跌流进穴中去,看不到大水从穴前而流去,即使有水流去也应该正面朝向转里,枝脚(龙脉主体两边所伸出的短小山峦,为龙脉分气所结 。)要呈抱回之回势,相向着穴的两旁要有夹耳(从后边左右夹护穴场的两座山峦) 。就是天已、太已两座山 。罗城即穴山前水出口处众山布列,要周密严整,没有空缺裂隙,水流去几十里后一定会合,那里一定有真水口(指穴山前水流出口处),被捍门(即穴山前水流出口处如门户夹水对峙之山)收住,这就是顺骑龙法 。要是倒骑龙法,则多把穴结在龙脉将尽之处,回过头来望着来龙结穴,元武(即玄武,指穴场后山)的山势要十分开阔,而且山势渐渐向穴场垂近,呈现十分舒缓柔和的情状,从小明堂去审察夹耳山的配合,方法如同顺骑龙一样;靠近穴场的技脚山全部应该呈现回抱之势,大的水渡反向会合在穴山后,有的有捍门山在后边,罗城水口都应该十分严整周密,水口以水浇交汇为上,左顺侧骑,右顺侧骑,左倒例骑,右倒例骑,这四种方法,穴都要偏向一边,也应该看龙脉来向的左右而决定 。凡是侧骑的形势其位置一定偏,如果是顺向,则应择取一座横案山(穴山近前的横山)经过穴场而收回势,穴前的水流下砂和枝脚都趋向过来和横案山相亲近,有如合盘的势态,这样才好 。如果是逆向,就择取穴上收一边之水(凡是说收一边水的,就是指收前界水,而绝没有说收后果水的道理 。)前面另外还有横案山遮拦的话,就只择取横向而有抱峙穴山的为好 。一般说,逆势小案山就多为顺向 。不要嫌弃这种情形 。下砂应该逆向插入收回,真面朝向里,夹护明堂的形势,应审察罗城、水口,就以常用方法去检验,不能有疏漏 。只有横骑龙的结穴作法与各势不同 。而跟大龙脉从腰部结穴的体式差不多,如果在大龙脉上派生出一座两座山峦,在那里结穴的,还叫做横骑龙,如果衍生出好几座山峦,或者象张开一片帐幔,山脉之势比较形阔,在这里落穴 。就称为腰落 。这些是察形的主要方法和原则 。
一般来说,葬,就是为了藏蓄生气 。墓穴,就是山水相交,阴阳相融和凝注,情所集中的地方 。藏蓄,为了乘得生气,是说阳气聚结处就没有风、蚁、水三者侵蚀骸体的忧患,而情和无情的本源都一样的并没有两个,为什么山水交会的地方就特别有情呢?要是相信了这话,求穴的人对察形的道理也就大体上都领悟超过一半了
葬经翼篇一:原势
【原文】
夫山者,宣也,其气刚 。川者,流也,其气柔 。刚柔相荡而地道立矣 。是知五岳四渎所以节宣天地之气者也 。昔者庖羲氏之府察其在乎!
气有升降,变化莫测,拟之以龙者,潜渊飞跃,不可得而知也 。然其始发也,必有势焉,是故《经》曰: “ 千尺为势,百尺为形 ”。曰: “ 势来形止 ”。曰: “ 若马之驰,若水之波 ”。言:形近而势远,形小而势大也 。
审势之法,欲其来不欲其去,欲其大不欲其小,欲其强不欲其弱,欲其异不欲其常,欲其专不欲其分,欲其逆不欲其顺 。
气之积成体也,厥其状有五:火言其锐也,水言其波也,木言其直也,金言其圆也,土言其方也,五体皆备,气之至盛者也
伏而再发者,由粗出精,刚中柔也,上势之伏,陟降以正,侍卫以严,水分旁达,相顾为关 。其纵也,奔崩千里,其横也,跨州连郡 。其川源之襟带也,回环重复,情与之偕,会为江湖,以蓄其气,啬为尾闾,以固其去,故乎若九重,矫乎若万马,茫乎不可得而窥焉 。
《经》曰: “ 占山之法,势为难 ”。斯言尽之已 。善观山水者,审其长短而知旺衰,善辩衰旺者,问发源之水远近阔狭,而知山力之大小,兼能鉴气辩色,因吉凶而卜休咎,则精粗毕举,靡有遁情,原其所始,要其所终,察其向背,度其所长,不出户庭,而得方域之概,河山千里,指顾咸归矣 。
【白话释意】
山,有疏导的特性,它的气刚劲 。江河,有流动的特性,它的气柔弱 。刚劲的气和柔溺的气掀发碰撞,就形成了大地的变化过程和规则 。由此可知,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和嵩山这五岳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渎,是用它们来节制和疏导天地之气的 。古时候,始祖疱牺(伏羲)氏仰观天象,仰察地理,其道理大概就在这里吧!
气,可以上升下降,变化莫侧,它化成龙有时隐伏,有时显露,有时飞腾扬起,很难预知它的变化 。但在龙脉开始发源时,一定有一种气势 。所以《葬经》说: “ 龙气逶迤起伏千尺之远 。就是势;龙气在百尺之内聚结既是形 。” 又说: “ 势,是奔弛而来的;形则是聚结藏蓄的 。” 又说: “ 势象马那样奔弛,像水那样波动 。” 还说:形是近的龙气,势是绵远的龙气,形的格局气度小,势的格局气度大 。
观察和判断势的方法是:想要它来而不要使它离开,想要它大而不要它小,要它强劲而不要柔弱,想要它奇异而不要平常,要它集中场不要分过,要它朝迎场来而不顾向而去 。
气聚积成形体,它的状态有五种:火形,是说它形态尖锐,水形,是说它形态波曲,木形,是说它形态耸直;金形,是说它形态圆满;土形,是说它形态方正,这五种形体都具备的话,气就最旺盛了 。
龙脉在隐伏之后第二次发动,由粗变精,这是刚中之柔 。最上一等的隐伏之势,它的升降都很规正,护卫它的形态都很严整,水流恰当地分布在周边,互相呼应象一个关塞一样 。这种气顺竖直方向,可以奔驰千里之远,横贯过去则可跨越连绵着许多州郡 。它的源流所经过的广大区域,地势形态回环往复,十分和谐协调 。汇聚成江湖,用以积蓄气势,流归大海,以保持它旺健之势 。所以,这种势,深远得象九重天;强健勇武象奔腾的万马;渺茫而不能够看见它 。
《葬经》说: “ 观测判断穴山的法则,以审察势为最难 。” 这话真是把其中的奥秘都说完了 。善于砚察山水的人,看到它的长短就可以知道气势的衰弱和兴旺 。善于辨别衰旺的人 。只要问清水流发源的远近阔狭就可知道山力的大小,加上能鉴别气势,辨明颜色,按照吉凶局预知祸福善恶,那么就会使粗秕和精华都显示出来,没有什么能够隐漏的了 。探究他的原由,判断它的结果,观察它的正面和反面,衡量它的短和长,这样,不用出门就可以知道整个地区的概貌,挥手指点之间,骋目扫视之际,千里河山都被摄取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