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明代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所著的《道门十规》 , 我想的最多的是 , 作为一名道教徒 , 在学道、修道、弘道的过程中 , 是否做到了一个“诚”字 。
“诚”是修道者最基本的修养 , 也是对道最好的体现 。
01
一个道士的信仰是否虔诚从他的外表都可以看得出来 。
如果外表都是肮脏 , 不整洁的 , 那他就无法实现“道众威仪 , 事在严整”的祖训 , 也就无从谈起对“道”的虔诚 。
“诚”是信众们的第一印象 , 如果外表看上去都是穿戴整洁 , 神情严肃、恭敬 , 那么信众就能感受到一种神圣的气氛 , 也就能在他们的心目中树立起良好地道教形象 。
毋庸讳言 , 今天的道观中 , 仍有一些不诚的现象:有的道士衣冠不整 , 吊儿郎当;有的道士身披道袍 , 脚上却穿着皮鞋;有的一边穿道衣 , 一边说话 , 嘴里还叼着烟;有的在坛场里 , 一边念经 , 一边东张西望;甚至有的语言接对 , 嬉笑谈闲;不仅如此 , 有的道士还口是心非 , 欺瞒哄骗;还有的见利妄为 , 诽谤他人 , 等等 。
这些不仅破坏了宫观的严肃气氛 , 也破坏了坛场的尊严 , 亵渎了神灵 , 并且严重的违背了道教徒必须奉行的行为准则 , 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
“诚”是修道之基 , 也是为人之本 , 道教历来都非常重视 。
02
《西升经集注》称:
“道以无为上 , 德以仁为主 , 礼以义为谦 , 施以恩为友 , 惠以利为先 , 信以诚为首 。”
显然这是强调“诚”在道教信仰中的重要性 。
同时 , 道教还对人类社会提出了“诚”的要求 。
《道德经》第十九章称:
“绝巧弃利 , 盗贼无有 。”
其意是说 , 人与人应以诚相待 , 不要以奸巧的手段去骗人 , 这样就不会有盗贼 , 社会就会太平 。
其经又称:
“见素抱朴 , 少私寡欲 。”
这是指 , 做人要真诚朴实 , 少存私心和分外的欲念 。
该经还指出 , 做人要“果而勿矜 , 果而勿伐 , 果而勿骄 , 果而不得已 , 果而勿强” 。
同样如此 , 道教在处理社会关系问题上也提出了“诚”的要求 。
《太平经合校》称:
“动作言顺 , 无失诚信 。”
又称:
“不虚美 , 不隐恶 。”
也就是说 , 作为一名道教徒 , 要言行合一 , 诚实可信 , 多积善功 。
还需一提的是 , 道教特别强调 , 学道之人“不得妄语”、“不得口是心非” 。
03
《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称:
“盖诚为入道之门 。语者 , 心之声也 。语之妄 , 由心不诚也 。心既不诚而谓之道 , 是谓背道求道 , 无由是处 。”
又《洞玄智慧十戒》称:
“口无恶言 , 言无华绮 , 内外中直 , 不犯口过” 。
这些 , 都是我们道门中人遵守奉行的行为准则 。
另外 , 更为重视、更为强调的是:“是以从道之士 , 先当恭敬神明” 。
因为 , 道士是介乎人神之间的神职人员 , 是沟通人神之间的桥梁 , 用现在社会上的话说 , 就是神的服务员 。
打个比方吧 , 如果某某人去旅馆住宿 , 其服务员态度不好 , 甚至与客人发生争吵 , 试问 , 这个客人还会继续住下去吗?下次还会来吗?
其实 , 神和人都是同样的道理都是靠“诚”来感化对方 , 也是靠“诚”来求得同情和帮助的 。
对于这样的问题 , 张宇初天师早就指出:
“若为人持诵 , 犹当持敬存诚 , 以致斋主之敬 , 以通信响之诚庶不致虚受斋供布施 , 为之祈福消灾 , 自然有感 。”
显然 , 张宇初天师强调的是 , 学道的人 , 要祭神如神在 , 才会得到神灵的护佑 , 才不致白白接受斋主的布施和斋供 。
他又指出:
“苟若口诵心违 , 形留神往 , 不存诚敬 , 手怠足扬 , 虽日诵千百卷 , 于己何益?又岂能消灾散祸也哉?”
这就是说 , 心不诚则神不灵 , 即使每天念上千百卷经 , 对自己没有一点益处 , 达不到消除灾祸的目的 。
张宇初天师还对那些念经不诚的道徒作了尖锐的批评 。
他说:
“如或语言接对 , 嬉笑谈谐 , 思念不专 , 熏秽披诵 , 不徒无益于斋主 , 反以愆于己身 。似此皆然 , 深宜规戒 。”
可见 , 学道的人 , 在念经时 , 嬉笑谈闲 , 举动轻浮 , 不存诚敬 , 不仅对于斋主没有好处 , 而且还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
所以张宇初天师说:
“诚则有神 , 其理甚著” 。
总之 , “诚”是学道、修道、弘道的根本学道的人 , 要学习根本 , 不忘根本 。
“不诚”就是背离了根本 , 背离了根本 , 就是失去了做人之本 , 就是怠慢和亵渎了神灵 , 毁坏了祖师创立的法度 , 同时也是对亡灵和斋主的不尊重 , 并且会引起信众的反感 , 降低我们道士在信众心目中的可信程度 , 从而也就逐渐地失去了道教自身的价值 。
记得陈耀庭教授在课堂上语重心长的讲了一句话:阻碍道教发展的瓶颈是道教自身 。
此话不假 , 那阻碍道教发展的 , 正是道教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诚” 。
有鉴于此 , 我们一定要把“不诚”化为“诚” 。
只要道教徒能坚定不移的“学诚”、“用诚”、“不忘诚” , 就会得到神灵的护佑 , 道教事业也会因“诚”而发扬光大 。
还是张宇初天师说得好:
“尊经阐教 , 莫大于推诚” 。
在人生的路上
我们总是忙于汲汲营营地
追求满足物质上的欲望 ,
却忘记生而为人的真正意义;
我们常常忙着左顾右盼地评断别人 ,
却忘了应先审视自己、认识自己 。
我们又当 ,
如何获得幸福、成功、圆满的人生?
道法的智慧 , 提供我们认识自己的方向 ,
并为探寻时所升起的疑惑 ,
提出最切实的建议 。
关注 , 从这里开始遇见你的信仰!
【诚是修道之本,尊经阐教,莫大于推诚!】
- 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
- xbox极品飞车18怎么设置中文 极品飞车18怎么设置中文
- 邱处机祖师:若凭他口是非言,坏却自身功德性!
- 入圣之道,须是苦志多年,积功累行!
- 打坐入静是悟道的最简单门径
- 修道路漫漫,知道这些益处多!
- 九阴真经武当是内功还是外功 九阴真经武当怎么样
- 道不远人,人自远之!
- 不争便是慈悲,不辨就是智慧!
- 修道之士,应当承担起复兴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