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面|当外科专家碰上“镜面人”癌症患者,手术界“逆向工程”摘瘤( 二 )


破题:中肿医生“反弹琵琶”
“这次面对的可是经历过数次手术的镜面人 , 术中任何一个看似习惯性的操作步骤都可能成为牵动整台手术成败的关键 。 大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 时刻提醒自己要逆向操作 , 不然会很容易被逆向走形的血管和器官误导 。 ”手术前 , 王玮这样叮嘱手术团队 。
2022年4月8号9:00 , 手术正式开始 。 王玮没有像平常一样一直站在患者的右侧位进行手术 , 而是选择站在患者左侧位“反弹琵琶” , 进行肿瘤的切除和淋巴结清扫 , 在谨慎分离腹腔黏连后 , 以腹腔干血管作为解剖中心点 , 将胃左血管、肝总动脉、脾动脉等逐一精细解剖后彻底清扫淋巴结 , 最终回到右侧位进行消化道重建 , 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患者消化道重建后的生理习惯 。
按照逆向思维的手术步骤 , 逐层解剖胃周血管 , 手术站位也做了调整 , 即便如此 , 左右手的配合还是成为了不可避免的障碍 , 就比方说平时习惯了用右手写字吃饭 , 现在却需要左手发挥更大的作用 , 还要保证高质量的手术结果 , 其中的难度及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
镜面|当外科专家碰上“镜面人”癌症患者,手术界“逆向工程”摘瘤
文章图片

成功手术后 , 因为引入了快速康复技术 , 患者恢复不错 。
历经3个小时 , 肿瘤切除彻底 , 清扫满意 , 术中出血仅100ml , 生命状态平稳 , 麻醉清醒后 , 王先生顺利转入ICU监测 。
术后第一天 , 王先生转回胃肠病区病房 , 予静脉高营养支持 。 在病房中 , 王玲燕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为王先生制定个性化的营养监测、伤口管理、快速康复训练等 。 王先生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 , 第三天开始进清流食 , 术后康复良好 , 第六天便顺利出院回家修养 。
关于“镜面人” ,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是什么导致“镜面人”呢?医学上目前还没有定论 , 大部分专家认为 , 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 , 父母体内基因的某一个位点同时出现突变 , 再同时遗传给孩子 , 便成为了“镜面人” , 这种突变为隐形遗传 , 遗传率极低 。
“镜面人”是罕见人群 , 又有着很长的历史 , 早在15-16世纪 , 达芬奇就在画中描绘了心脏位于胸腔右侧的情况 。 1643年 , 解剖学家兼外科医生马可·塞维里诺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也发现了“镜面人” 。 不过直到一个世纪后 , 苏格兰内科医生马修·贝利才首次将这种情形描述为situs inversus(内脏逆位) 。
镜面|当外科专家碰上“镜面人”癌症患者,手术界“逆向工程”摘瘤
文章图片

当发现自己是“镜面人” , 并不用觉得自己是个怪胎 , 这种发育畸形只是造成了内脏位置的改变 , 并没有造成器官和功能的缺失 , 也没改变器官间的相互关系 , 因此并不影响正常生活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镜面人在相关医疗诊断中 , 常常容易闹乌龙 。 比如有患者饭后左侧腹部总有饱胀感 , 之前一直被误诊为胃病 , 直到影像检查结果显示是镜面人 , 才知道真正原因可能是胆囊结石并胆囊炎;如最常见的急性阑尾炎 , 镜面人的压痛点是在左下腹 , 很容易被误诊 。 若已知是“镜面人” , 就诊时应当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特殊”身份 , 减少误诊 。
采写:南都采访人员 王道斌 通讯员 赵现廷 陈鋆 文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