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协同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仙葫院区成功为72岁脑动脉瘤患者拆除“炸弹”

本文转自:人民网
中西医协同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仙葫院区成功为72岁脑动脉瘤患者拆除“炸弹”】人民网南宁4月29日电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三大作用 , 特别是发挥中医药在重症疑难疾病救治中的协同作用 ,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提升疗效为目标 , 将全力推进中西医协同攻克重症疑难疾病作为医疗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 近日 , 在全院推动中西医协同工作的进程当中 , 以医院副院长、仙葫院区院长张高炼为学科带头人的仙葫院区颅脑外科团队以中西医协同治疗为主导 , 运用密网支架置入术协助一名72岁患者拆除直径20mm的巨型颅内动脉瘤 ,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 人民网采访人员走进仙葫院区颅脑外科团队 , 探寻团队中西医协同为72岁脑动脉瘤患者拆除“炸弹”的故事 。
中西医协同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仙葫院区成功为72岁脑动脉瘤患者拆除“炸弹”
文章图片
谢胜院长为患者把脉 。
罹患颅内动脉瘤密网支架助拆弹
该患者今年72岁 , 因出现左眼视物模糊、重影、眼睑下垂伴头晕 , 家属紧急将其送至当地医院就诊 。 头颅CTA检查结果示:颈内动脉交通段巨大动脉瘤 , 上述症状考虑为巨大动脉瘤占位压迫所致 。 该巨大动脉瘤一旦破裂则进展速度快 , 致残、致死率极高 。
患者家属经多方打听 , 了解到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仙葫院区颅脑外科在中西医协同多学科诊疗治疗颅内动脉瘤有确切效果 , 决定将患者送至该院颅脑外科治疗 。
随后 , 颅脑外科负责人梁韡斌带领团队立刻对患者动脉瘤的位置、大小、朝向进行全面评估 , 通过检查 , 发现患者动脉瘤位于颅内血管最为迂曲的颈内动脉交通段 , 且直径达20mm , 是较为罕见的巨型动脉瘤 , 破裂风险极高 , 稍不留神就会在“生命禁区”里引爆 。
由于患者的病情危重 , 情况复杂 , 梁韡斌团队立即联合全院相关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讨论 , 最终决定实施密网支架(血流导向装置)配合弹簧圈栓塞治疗 。 梁韡斌将治疗方案及手术期风险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 , 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 。 3月13日 , 仙葫院区颅脑外科神经介入团队为患者进行了颅内巨大动脉瘤密网支架植入辅助下弹簧圈介入栓塞术 , 这是该院仙葫院区首例血流导向系统(密网支架)植入术 。 最终 , 手术顺利完成 。
中西医协同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仙葫院区成功为72岁脑动脉瘤患者拆除“炸弹”
文章图片
多学科会诊 。
术后康复遇瓶颈中医协同助恢复
手术后 , 由于患者年老体弱 , 基础疾病较多 , 术后恢复较为缓慢 , 在颅脑外科神经重症监护室持续监护治疗 。
“中医药在重症患者的治疗中要及时介入 , 要充分发挥中西医协同优势在神经重症的积极作用 。 ”为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优势 , 助力患者恢复期有效康复 , 3月24日 , 医院院长谢胜带领中西医协同专家团队来到仙葫院区颅脑外科 , 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谢胜院长现场为患者把脉 , 看舌象 , 分析临床证候、核心病机和发病规律 , 结合目前气运特点、病人的中医体质特点进行辨证论治开具方药 , 对辨证遣方用药进行分析 , 力求标本兼治 , 发挥中医在危重症疑难疾病治疗和术后康复中的重要作用 。
最终 , 通过中药方内服 , 并辅以针灸、穴位贴敷、推拿、颅脑外科“通络浴足方”足浴等综合治疗 , 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 , 4月19日 , 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
谢胜院长表示 , 此次中西医协同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重症患者取得的成效 , 体现了中西医协同治疗模式优势 , 可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住院医疗费用 , 有较高的社会效益 , 能为老百姓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