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争分夺秒仍是滨医附院急诊的主题

这是与“死神”搏斗的战场 , 是面临突出状况最多的科室 , 也被认为是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急诊科 。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 , 急诊科医护人员既需全副武装做好个人防护 , 又要从“死神”手中抢救生命 。 疫情下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 , 争分夺秒救人治病仍然是他们的主题 。
疫情下,争分夺秒仍是滨医附院急诊的主题
文章图片
一场突如其来的“硬仗”
3月中旬 , 滨州市出现本土确诊病例 , 全市抗击疫情的序幕迅速拉开 。 作为全市抗疫最前线的医院 , 院感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 为有效阻断新冠病毒传播 , 全力保障来院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 滨医附院严阵以待、周密部署 , 采取多项措施筑牢防线——各区域之间严格管控 , 区域内医护人员和患者不跨区、不串楼、不聚集;严格区分住院和门诊的检查区域 , 避免门诊和住院患者的交叉接触;增加了发热门诊医护力量 , 加强排查力度 , 优化过渡期患者救治流程 。
疫情下,争分夺秒仍是滨医附院急诊的主题
文章图片
而疫情之下 , 急诊科作为医院急诊急救的第一战线 , 需要顶住巨大的压力前行——为了确保第一时间救治患者 , 滨医附院全力为急危重症患者开通了“绿色通道” 。 广播里24小时不间断地播放:“急危重症患者请及时前往急诊科就诊 。 先行核酸采样 , 不必等待核酸检测结果 , 走相关急诊急救流程 。 ”这样的绿色通道 , 为患者扫通了救治障碍 , 却给医务人员带来巨大挑战 。
疫情期间 , 因各县区医院实行闭环管理 , 医院部分门诊停诊等原因 , 导致前来滨医附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急剧增加 。 与此同时 , 滨医附院有596名医务人员主动请缨 , 逆行出征 , 积极投身对外医疗援助最前线 , 这里面就有14名急诊医护人员 。 面对急诊患者激增、医护人员不足、感染风险增大等难题 , 滨医附院紧急协调相关专业医护力量进行院内支援 , 尽最大努力满足患者就医需求 , 保证急危重症救治 。
疫情下,争分夺秒仍是滨医附院急诊的主题
文章图片
“请出示您的健康码” , “请到10号诊室采集核酸” , 急诊科内的救治工作忙碌而有序进行 。 抢救室内上消化道出血、哮喘、心梗、脑出血、脑梗死、主动脉夹层、酮症酸中毒等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采集核酸同步进行 , 留观室内所有留观病人及家属采取闭环管理 , 确保院内救治工作安全高效开展 。 非常时期 , 担起非常之责 。 为打赢这场突如其来的“硬仗” , 滨医附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全力以赴 , 坚守在救人治病的第一线 。
疫情下负重前行的急诊人
3月14日开始 , 滨医附院急诊科主任张金英就在办公室支起简易的小床 , 吃住在科里 , 开启了只有上班没有下班的24小时工作模式 。 在她的带领下 , 急诊科上下拧成一股绳 , 全员加班加点 ,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为了更好地指挥、协调急诊急救工作 , 张金英带领团队不断改造布局、优化工作流程、完善院感管理 。 为了降低院内感染风险 , 紧急改造抢救、急诊门诊隔离缓冲间 , 优化流程 , 严格实行“一患一消”制度;优化急诊患者及家属核酸采集流程 , 建立急诊入院患者核酸登记册 , 保证每一位患者核酸信息的可追溯性;急诊留观输液患者严格“一患一陪” , 查验24小时内核酸结果 , 救治与防控两手抓 。
疫情下,争分夺秒仍是滨医附院急诊的主题
文章图片
疫情发生以后 , 120指挥中心任务派单、120救护车警笛声、急诊咨询电话铃声和不断到来的急危重症患者让急诊科异常“热闹” 。 特殊时期 , 急诊医护面对的风险巨大 , 无法预知面前或下一位就诊患者风险情况 , 但当面对生命垂危的患者 , 他们没有一丝犹豫、一如既往地冲上去 。 120出诊任务持续升高 , 急诊科每天调配6辆救护车不停歇转运急救患者 , 其中包括2辆负压救护车保证发热患者转诊工作 。 高频率转运工作的同时不能放松救护车消杀工作 , 急诊科护士长李伟华和副护士长曹海燕针对不同类型患者修订不同消杀流程 , 每天监督所有车辆的消杀效果 。 其中一辆负压救护车被专项征用转运确诊患者 , 执行任务后 , 两人穿防护服进行消杀 , 反复采样送检、确保车辆环境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