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糖友们都知道 , 要想控制好糖尿病病情 ,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控制好血糖是关键 。 而要想了解血糖是否达标 , 血糖监测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 也是指导控制血糖的其他相关措施最重要的依据 。 那么糖友们怎样才能了解并做好血糖监测 , 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0 1 监测血糖是实现血糖达标的关键 【血糖|糖友要学会做血糖管理日记】我们常说 , 糖尿病的治疗包括“五驾马车”——饮食控制、适当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 。 除了“五驾马车” , 糖友们也需要做到心理健康和及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其中血糖监测这一驾“马车” , 是影响其他“马车”和控制措施的关键 。 正确监测血糖 , 能给予我们准确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的信息 。 坚持合理用药 , 并定期监测血糖的糖友 , 往往能做到血糖控制稳定 。 而那些不重视血糖监测 , 觉得血糖监测“没什么用”的糖友 , 容易长期血糖控制不好 , 早早出现并发症 。
监测血糖是实现血糖达标的关键 , 但是很多人常常对血糖监测有一些误区 。 比如有糖友觉得 , 偶尔测一下血糖就行 。 但影响血糖的因素有很多 , 饮食、运动、情绪、睡眠及服药等都会对血糖产生影响 , 偶尔监测血糖是不可靠的 。 有的糖友只监测空腹血糖 , 其实只有空腹血糖好是不能算达标的 。 糖友们普遍存在餐后高血糖 , 餐后高血糖是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 与心血管危险、肿瘤风险、老年糖友的认知功能损害及视网膜病变增加均相关 。
与空腹血糖相比 , 餐后高血糖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更高 。 也有的糖友认为 , 只要感觉好 , 医生不用找 。 然而感觉好的时候不一定血糖就控制在正常水平 , 有可能稍高于正常值 , 但无任何症状 , 此时 , 身体已经发生了变化 , 细胞和血管已受到损伤 。 还有些糖友认为 , 没必要测糖化血红蛋白 。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 , 是医生关注的血糖监测的“金标准” , 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可明显减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风险 。
0 2 自我血糖监测简单易行血糖监测最简单易行的是自我血糖监测 , 糖友们通过自我血糖监测就能对血糖的控制情况有清楚的了解 。
常用的自我血糖监测的时间点包括:空腹、餐前(午餐和晚餐前)、餐后2小时(早、午、晚)、睡前、夜间、有低血糖症状时、剧烈运动前 。 如果血糖控制差或病情危重 , 需要每天监测4~7次 , 直到病情稳定 。 对于病情稳定的糖友 , 如果是非胰岛素治疗者 , 每周3天 , 每天2次就可以了 。 可以使用空腹和三餐后血糖交替监测的方法 。 胰岛素治疗者 , 监测频率与治疗方案有关 。 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的糖友 , 也就是每天注射1次基础胰岛素的 , 如果血糖未达标 , 每周需监测3天 , 每天监测空腹及三餐后共4次血糖 , 记得去医院复诊的当天也需监测空腹血糖 。
如果血糖已经达标 , 可以减少监测次数 , 每周3次即可 。 每日注射两次预混胰岛素的糖友 , 如血糖控制平稳 , 建议增加监测晚餐前血糖 , 间断监测睡前血糖 , 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 对于多次注射治疗方案的糖友 , 建议每天监测空腹、晚餐前后及睡前血糖 。 如果药物调整或者剂量调整时 , 建议连续3天监测4~7次血糖以掌握血糖谱变化 。
- 运动|运动过度的8大征兆,只要出现一个,建议停止运动并休息
- 排毒|动不动就出汗?这5种出汗是异常!身体器官会越来越差,要当心
- 血糖|“早餐变毒餐”?卫生组织呼吁:吃一口犹如钢丝球刮胰岛,趁早扔
- 血糖|血压、血糖、血脂、尿酸“标准对照表”,不同年龄全都有!请收好
- 蔬菜|怎样识别精神病患者?
- 千万不要侧躺玩手机|千万不要侧躺玩手机!侧躺玩手机的危害你知道多少?玩手机的正确姿势你了解吗?
- |大码模特不在乎体重,称减肥不是必要,曲线才是王道
-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除了盐不能多吃,还有这些食物也要加入黑名单
- 养生|挑选养生壶需要注意哪些细节?智能养生壶和养生壶有什么区别?
- 长寿|同样是散步,有的人越走越长寿!掌握5个要点,走出“长寿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