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值|探访国内唯一罕见病病区:高值药进医保后“门诊气氛不一样了”( 二 )


文章图片

医生为患者注射“诺西那生钠”。 浙大二院供图
除了看病 , 杨林几乎不出门 , 在家上网“看”世界 。 他加入了一个病友群 , 群里讨论最多的话题是“什么时候有药能治?”
他可以精确地说出“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关键时间点:2016年12月在美国获批;2019年2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 , 成为国内首个治疗SMA的药物;2021年12月3日 , 进入调整后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 每针从70万元降至3.3万元 。
“没进医保前 , 70万的价格我们想也不敢想 。 ”杨林说 , 去年生日那天在群里看到“诺西那生钠”进医保的新闻 , 很少向父母提要求的他拉住妈妈的手说:“我想打针 。 ”
“进医保后 , 一针自费大概1万元 , 第一年6针 , 之后每年3针 。 我们争取多赚一点 , 再省一点 , 起码够得着了 。 ”老杨说 , 对他来说 , 从此赚钱的意义也变了 , “从‘让儿子活着’到‘给儿子治病’ 。 ”
去年12月 , 杨林到浙大二院罕见病诊治中心 , 希望新年后注射“诺西那生钠” , 经过检查评估等 , 2月21日如愿 。
“我知道这个药的作用是改善病情、延缓发展 , 并不能让我恢复成正常人 。 可是 , 现在我心里有了盼头 , 说不定能等到更好的药 。 ”他说 。
再小的群体也不应被放弃
“能抽丝剥茧地确诊一种罕见病 , 是最高兴的事;查出了病却没有药 , 是最无奈的事 。 ”从事罕见病诊治30年的吴志英说 , 从近年国家层面的重视、医学的进步等方面看 , 罕见病“查得出、有药医”变得越来越可能 。
2018年5月 , 国家卫健委等五部委公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 纳入血友病、白化病、肌萎缩侧索硬化、戈谢病、法布雷病等121种疾病 。 据2021年中国罕见病大会的数据 , 针对74种罕见病的162种治疗药在全球范围已有上市 , 在国内上市且明确以相应罕见病适应症注册的55种 , 能治疗31种罕见病 , 已有40余种药物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 涉及25种罕见病 。
2019年2月 , 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的通知》 。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在2021年中国罕见病大会上表示 , 我国已初步建成罕见病数据共享平台 , 以支撑患者分布及疾病负担研究;建成罕见病诊疗协作网 , 由324家医院组成的三级防控体系初步形成 。
高值|探访国内唯一罕见病病区:高值药进医保后“门诊气氛不一样了”
文章图片

吴志英教授与助手
6年前 , 吴志英被浙大二院引进后即着手创建全国唯一的罕见病诊治病区 , 2021年11月升级为浙大二院“医学遗传科/罕见病诊治中心” , 成为独立临床学科 , 有门诊、病区、专家团队、实验室及基因检测平台 , “我相信这种模式一定能提高诊断速度 , 减少患者四处求医的困扰 。 ”
但她坦言:“能看罕见病的医生比罕见病更罕见 。 罕见病有60~70%属于神经系统疾病 , 而全国能真正看罕见病的高级神经内科医生不到百人 。 ”同时 , 仍有很多罕见病确诊困难 , 浙大二院罕见病病区有10%左右的患者出院时无法明确诊断 , 只能定期随访 , 经过多年跟踪才可能确诊 。
“好在已经有了光 。 从2018年开始 , 在政府支持下 , 罕见病诊疗的推进非常快 , 罕见病群体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爱 , 诠释了‘再小的群体都不应被放弃’ 。 ”吴志英说 , 作为医生 , 她现在做的就是如何让患者更快确诊、花更少的钱获得更好的治疗并在当地找到更合适的医生进行随访 。
“门诊的气氛都不一样了”
17岁的小萱(化名) , 比杨林早三天在浙大二院注射了“诺西那生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