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肿瘤防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在京启动

央广网北京2月24日消息 在我国肿瘤发病形势日趋严重 , 且肿瘤负担差异仍然较为明显 。 主要表现在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 , 而死亡率则是农村高于城市 。 导致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分配不足 , 诊治水平相对较差 , 居民健康意识不足所造成的患者就诊时间相对偏晚期 , 所以生存率相对偏低 。
【肿瘤|“肿瘤防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在京启动】日益增长的肿瘤患病率与县域肿瘤防治水平不足之间的矛盾逐渐严重 , 县域肿瘤防治形势尤其严峻 , 针对县域医疗现状给出有针对性的医疗解决方案势在必行 。
为切实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 实现健康中国战略 , 持续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 进一步提升肿瘤诊疗质量水平 , 规范诊疗行为 , 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的指导下 , 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开展“肿瘤防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路径研究”项目 。 项目启动会于2022年2月20日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京召开 。
肿瘤|“肿瘤防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在京启动
文章图片

(主办方供图 央广网发)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甘戈副主任首先表达了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对本项目的重视 , 筹备已久 ,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黄二丹领队 。 二是总结本项目涉及的任务范围涵盖“肿瘤防治”和“分级诊疗”两个大的国家政策 , 都是重大民生问题 , 希望本项目能通过研究肿瘤单病种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诊治路径 , 真正落实分级诊疗这一国策 。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王斐处长梳理了国家分级诊疗政策脉络 , 对国内分级诊疗的经验作了一些总结 。 希望通过本项目真正落地政策 , 以肿瘤单病种为切入点 ,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分级诊疗3.0新模式 。
黄二丹研究介绍 , 该项目是以提升区县及地市肿瘤服务能力为核心目标 , 以省市为单位 , 以信息化为手段 , 探索肿瘤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的机构布局、服务模式、具体流程、相关标准、运行机制、评价指标和配套政策等建设路径 , 为全面落实分级诊疗 , 构建整合型服务体系提供实证依据 。 来自北大肿瘤医院邢沫副院长 , 以及天津和河北多市县医院管理者对项目研究内容和预期产出进行了探讨 。
圆心医疗将为该项目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 充分发挥癌症防治协作网络作用 , 切合各省肿瘤的发病情况 , 在常见多发肿瘤的诊治方面引入准入制度 , 规定不同级别的医院在诊断治疗方面必须具备基本的标准 , 使肿瘤患者能够得到合理、有效、规范化的诊治 , 降低手术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 , 并进一步提高肿瘤患者的远期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