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每日商报中国烹饪大师 杭州贝德酒店、东方寓舍黄龙饭店行政总厨 巫树先东方寓舍黄...|肉末笋签,正在于“鲜” 蒸黑枣,猪油是灵魂 这两道菜上过宴请宋高宗的菜谱( 二 )


将摆放在盘子里的笋签撒上火腿粒 , 放入少许盐、淋上些油 , 上蒸笼蒸十分钟左右 , 一盘肉末笋签就做好了 。 吃上一口 , 既征服了舌尖 , 更鲜灵了内心 。 可谓 , 只要功夫深 , 最普通的菜也能做出大菜的味道与精髓 。
@网友姗姗来迟:笋真的是一道怎么做都好吃的菜 , 我经常吃春笋蒸火腿 , 没切丝 , 也没切丁 , 依然鲜得不得了 , 这道肉末笋签一看就是功夫菜 。
板油蒸黑枣和作家傅雷颇有渊源
做完肉末笋签 , 东方寓舍黄龙饭店宴会厨师长孙高锋 , 又给我们演绎了一道板油蒸黑枣 。 板油我们都不陌生 ,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猪油 。 而黑枣 , 又名君迁子 , 别名软枣、牛奶枣、野柿子、丁香枣、圆脑子等 。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 , 立秋日 , 满街卖楸叶 , 妇女儿童辈 , 皆剪成花样戴之 。 是月 , 瓜果梨枣方盛 , 京师枣有数品:灵枣、牙枣、青州枣 , 毫州枣 。 可见宋朝枣类品种繁多 , 并有在立秋之日食用的习俗 。
板油蒸黑枣这道菜和作家傅雷也颇有渊源 。 提起傅雷 , 哪怕没读过他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 也应该听说过大名鼎鼎的《傅雷家书》 。 金庸评价这本书 , “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 。
据中国电影理论家、剧作家、评论家柯灵曾回忆 , 傅雷擅做点心 。 有一年 , 柯灵与傅雷夫妇同游天台山 , 傅雷的夫人朱梅馥带了一些猪油蒸黑枣 , 便是傅雷在家中做的:一层黑枣一层猪油 , 一层层放在白瓷缸里 , 蒸得烂熟 , 吃起来松糯不腻 , 时隔数十年想起来 , 柯灵仍有齿颊留香之感 , 赞其“四美俱备” 。
蒸黑枣 , 猪油是灵魂
猪油 , 是中国厨房里最受宠爱的油脂之一 。 雪白的颜色 , 油润的质地 , 看似平平无奇 , 却能让食物瞬间香气四溢 。 猪油的食用早在商周时期就有文献记载 , 《周礼·天官冢宰》云:“凡用禽献:春行羔豚 , 膳膏香;夏行腒鱐 , 膳膏臊;秋行犊麛 , 膳膏腥;冬行鲜羽 , 膳膏膻 。 ”这里的“膏腥” , 就是猪油 。 到了宋朝 , 因为养殖业发达 , 猪肉价格也不高 , 并且当时老百姓喜欢吃羊肉 , 对猪肉多数人置之不理 , 羊油 , 猪油也被常常用在做菜中 。
孙高锋说 , 上好的猪油要用板油熬制 , 仅切板油就是件很过瘾的事情 。 “一刀下去 , 感觉油已经在砧板渗出 , 这种状态的板油最好” 。 切块的放入加热的铁锅 , 看着板油的颜色从纯白变成微黄 , 清澈透明的液体慢慢从板油中涌出 , 香气也在黄龙饭店的后厨氤氲升腾起来 。 刚熬出来的猪油呈液体状 , 金光闪烁 , 油香飘逸 , 孙高锋将其舀进罐子里说 , 放上一两天就凝固了 。 罐子放好 , 他拿出前两天刚做好的猪油切片 , 猪油雪白雪白 , 晶莹光润 。
无论是米饭、面条、馄饨、青菜……只要加一勺猪油 , 就能产生神奇的魔法 , 黑枣不用说 , 猪油就是灵魂 , 它赋予了黑枣肉的香味 , 让它变为散发诱人香气的人间美味 。
“板油蒸黑枣可不是黑枣里面放点猪油蒸蒸就这么简单 , 黑枣洗净后、要放入适量花雕酒、糖 , 上笼先蒸一刻钟 , 蒸好后还要浸泡一晚 。 ”孙高锋一边说 , 一边将昨晚泡好的黑枣拿出来备用 。
一口松软糯甜的枣肉 , 入口就化
说起食枣 , 《礼记》中就有“枣栗饴蜜以甘之”的赞语 , 并用于菜肴制作 。 据记载 , 早在周代甜枣曾被视为珍果、圣果 , 只有王孙贵族才得以享用 。
宋末元初 , 张俊宴请宋高宗时 , 周密《武林旧事》记录的菜谱里也有蒸枣:首先端上来的是水果 。 第一轮有:香圆、真柑、石榴、橙子、鹅梨、乳梨、榠楂、花木瓜 。 第二轮有:荔枝、龙眼、香莲、榧子、榛子、松子、银杏、梨肉、枣圈、莲子肉、林檎旋、大蒸枣 , 其中 , 大蒸枣的做法就和板油蒸黑枣的做法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