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伯施曼:记录中国古建比梁思成和林徽因还要早20年
文|奚勇
随着19世纪大清帝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 , 中西方进入了一个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高峰期 。 为揭开东方文明古国的神秘面纱 , 欧洲学者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 , 开始了一轮大规模、全方位的中国研究活动 , 他们最初主要集中于汉学、宗教等人文领域 , 后来扩展到了考古、建筑等领域 。 “全面考察和记录中国古建筑的第一人”、德国学者恩斯特·伯施曼就是其中的代表 , 近日 , 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代表作《中国建筑》 , 展示出百年前这位欧洲学者的中国建筑情结和见地 。
文章图片
《中国建筑》[德]恩斯特·伯施曼著 , 赵省伟主编 , 夜鸣、杜卫华译 , 中国画报出版社
三赴中国
欧洲学者对中国建筑的研究成果 , 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马嘎尔尼使团访华 , 甚至更早 。 但早期的研究多停留在感性层面 , 有些研究者甚至从未到过中国 , 导致这些研究成果中不乏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结论 。
文章图片
恩斯特·伯施曼
【恩斯特·伯施曼:记录中国古建比梁思成和林徽因还要早20年】1873年 , 伯施曼生于东普鲁士的梅美尔 , 1891年高中毕业后到夏洛腾堡工学院学习建筑工程 , 1896年进入普鲁士政府机构担任建筑与建筑工程事务的官员 。 1902年经印度来到中国 , 活动范围主要在北京、天津和青岛 , 1904年任期结束回国 。
此次驻留期间 , “中国建筑的结构和形式特征 , 在艺术性上的尽善尽美 , 以及与经验感知的纵深融合” , 给伯施曼留下了深刻印象 , 所以他萌发了“去研究中国建筑的念头” 。
1906年至1909年 , 在德意志帝国皇家基金会的支持下 , 伯施曼再度来华 , 他跨越14省 , 行程数万里 , 对中国的皇家建筑、寺庙、祠堂、民居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 , 留下了8000多张照片、2500多张草图、2000多张拓片和1000多页测绘记录 。
文章图片
北京明十三陵神道(伯施曼摄)
伯施曼的考察路线主要“循着那些古代交通要道 , 不断地深入到人口稠密 , 几乎是最富庶地区的中国人的生活中” 。 具体来说 , 伯施曼1906年冬抵达中国后 , 以北京为大本营考察了北京及周边的建筑 , 包括明十三陵、清东陵、承德避暑山庄等 。 夏末 , 他从清西陵经灵丘前往五台山 , 然后经龙泉关到定州 , 乘火车向南 , 从开封渡黄河 , 沿黄河向东 , 接着到了泰山、曲阜等地 。
文章图片
泰山脚下的岱庙入口(伯施曼摄)
1908年初 , 伯施曼考察浙江普陀山 , 然后从宁波经海路回北京 。 他5月前往太原 , 考察了天龙山石窟 , 然后斜穿山西到潞村 , 从黄河拐弯处进入陕西 , 考察西安 , 登临华山 。 随后南下四川 , 到首府成都 , 最西到达雅州府 。 8月底 , 他从成都前往峨眉山 。 之后 , 乘船沿岷江而下 , 从宜昌进入湖北 , 从洞庭湖到长沙 , 在江西短暂停留 。
文章图片
普陀山法雨寺(伯施曼摄)
1909年初 , 他考察南岳衡山 , 接着去了桂林 , 沿桂江到西江 , 进入广东到广州 , 经海路到福州 。 4月份 , 他考察杭州之后再次返回北京 , 随后回国 。
- 沈阳|奈曼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紧急提醒
- 州医院|《今日聚焦》:新春走基层——阿万仓的马背“曼巴”
- 佘诗曼的蜜桃臀,不知道是多少女孩子都羡慕不已的!
- 图表|数据可视化高阶技巧——以哈伯曼癌症生存数据为例
- 巴特曼|掌握健康长寿的方法并不难,难的是你不能做到,送六个方法给你
- 接种|泰国曼谷增设6个非医院疫苗接种点
- 臀部|月子期不是只能躺在床上,做好这些功能锻炼能帮你快速恢复曼妙身材!
- 脚背|简单4式瑜伽,每天10分钟,紧实小腹,塑造曼妙身体线条
- 茶叶|曼松、昔归等普洱茶为什么假货更少?这些原因你知道吗
- 发布会|乔雅登丰颜新品东营上市发布会在曼都芮颜医疗美容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