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魔|医生的恶魔,病人的死神!噬血细胞综合征来袭,生死边缘( 三 )


骨髓活检示“十来个髓腔 , 造血细胞约占40%左右 , 巨核细胞易见 , 各系造血细胞未见明显异常 , 请结合临床 。 网状染色(-)” , 均无淋巴瘤及其他血液系统肿瘤依据 。
同时借外院首次骨穿涂片重新阅片 , 亦可见巨噬细胞吞噬大量类似病原体 。
各项检查均为找到淋巴瘤的依据 , 病理结果提示:巨噬细胞吞噬大量类似病原体 , 这条线索瞬间让经验丰富的张教授看到了病原的苗头 。 于是 , 他立马给病理科医生打电话 , 请检验科里非常有经验的顾建飞老师、刘红老师一起 , 在显微镜下寻找“真凶” 。 两位老师端坐在显微镜下侦探起来 , 一个视野一个视野的细细查看 , 突然一个画面跃入眼帘:一个巨大的巨噬细胞内吞噬大量病原体 , 为卵圆形、直径2-4um真菌孢子结构 , 周围可见清晰荚膜结构 。 他们再把小南在外院的骨穿涂片拿来 , 镜下见到相同病原体——组织胞浆菌!
恶魔|医生的恶魔,病人的死神!噬血细胞综合征来袭,生死边缘
文章图片

恶魔|医生的恶魔,病人的死神!噬血细胞综合征来袭,生死边缘
文章图片

图3 患者入院时骨髓涂片及血涂片
由于组织胞浆菌感染必须要和引起发热、肝脾肿大且在骨髓涂片能发现相应病原体的感染性疾病进行鉴别 , 例如;疟疾、黑热病、球孢子菌病 。
为此 , 我们进一步完善外周血疟原虫涂片、黑热病血清抗原检测 , 均阴性 。 最为重要的是 , 对小南进行血、尿组织胞浆菌抗原检测 , 结果均回报阳性;骨髓液及血浆二代测序(图4)示荚膜组织胞浆菌 , 序列数分别为5646条及190条;首次骨穿骨髓液培养(真菌瓶)3周后亦回报阳性结果 , 镜下鉴定为组织胞浆菌(图5) 。 至此 , 小南的诊断完全明确 , 考虑为“组织胞浆菌病;血流感染;噬血细胞综合征” 。
恶魔|医生的恶魔,病人的死神!噬血细胞综合征来袭,生死边缘
文章图片

图4 骨髓液二代测序报告
恶魔|医生的恶魔,病人的死神!噬血细胞综合征来袭,生死边缘
文章图片

图5 骨髓培养示组织胞浆菌
山重水复
病因水落石出 , 张教授和杨医生立即调整治疗方案:停环孢素 , 并逐步停用丙球 , 地塞米松予减量 , 抗感染方案调整为“美罗培南1.0 q8h+万古霉素1.0 q12h+伊曲康唑200mg qd”静脉使用 。 即使我们如此迅速准确的对其病情做出了综合判断 , 然而小南后续治疗过程并不顺利 , 一波三折(图6) 。
恶魔|医生的恶魔,病人的死神!噬血细胞综合征来袭,生死边缘
文章图片

图6 我院治疗0-4周患者治疗方案调整及血象、体温变化
治疗1周左右随访 , 血常规无明显改善 , 激素继续减量的同时 , 2018年6月6日起加予两性霉素B(AMB)脂质体联合抗真菌治疗(6.6 10mg qd , 6.7 20mg qd , 6.8起30mg qd) 。 6.11复查血常规血小板仍进行性下降 , 仅为9x10^9/L , 且肝功能损害较前加重 , 碱性磷酸酶428U/L↑, γ-谷氨酰转移酶267U/L↑,总胆红素39.5μmol/L↑ , 直接胆红素20.4μmol/L↑ 。 考虑到AMB脂质体的肝毒性及骨髓抑制作用 , 6.12起暂予停用 。
不好的是 , D-二聚体又升高明显 , 并出现皮肤瘀点瘀斑 , 提示噬血综合征基础上合并慢性DIC可能 , 出凝血功能出现障碍 , 故加低分子肝素抗凝 , 地塞米松每日剂量再次加量至10mg 。
后续2天随访肝功能及D-二聚体较前好转 , 但血常规血小板低下无明显改善 , 且发热症状一度好转后再次反跳 。 反复调动的体温和指标考虑还是原发病未控制 , 故6.15起再次加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抗真菌 , 并于6.19换为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 25mg qd ivgtt治疗 , 同时停用伊曲康唑 。 血流感染方面 , 万古霉素及美罗培南治疗后患者血培养迅速转阴 , 因出现全身皮疹 , 考虑万古霉素相关 , 故于6.17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