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百年协和讲堂】帕金森影响寿命吗?脑起搏器是咋回事?肠道菌群与帕金森有关?( 二 )


许多患者在蜜月期过后,仍会抱着换一种药物再试试的心理,期待还能与新药物再创蜜月,直到每一个药物都尝试失败后,才会不得不选择手术治疗。这种做法不仅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还拖延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
因此,一旦药物蜜月期消失,出现运动并发症,就意味着药效已经达到极限,就应考虑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早到神经外科通过手术予以改善,这里的手术指的是脑起搏器治疗。
手术治疗不是所有帕金森病患者都需要手术。一般来讲,早期帕金森患者药物治疗疗效比较好。若长期治疗疗效明显减退,或者出现严重的运动并发症等,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进行手术评估、手术治疗。
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和学者共识都是:DBS手术治疗是帕金森病治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DBS,即脑深部电刺激术,又称脑起搏器。通俗地说,就是利用微创手术,在脑内特定的神经核团植入电极,释放高频电刺激,抑制这些因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而过度兴奋的神经元的电冲动,减低其过度兴奋的状态,从而减轻帕金森病症状。
手术治疗|【百年协和讲堂】帕金森影响寿命吗?脑起搏器是咋回事?肠道菌群与帕金森有关?
文章插图
脑起搏器是一套精致小巧的微电子装置,包括脉冲发生器、电极和延长导线三部分,这些部件均植入体内。植入体内的部件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临床发现,脑起搏器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患者的僵直、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对步态、姿势、疼痛等症状也有一定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放置“脑起搏器”后并不等于可以不吃药。对于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而言,手术与药物相结合,可让患者的用药量大为减少,有些患者甚至可以减少一半用药,相应的并发症也随之减少。不过,DBS手术并不能“一劳永逸”。手术做完后,患者还需要进行定期随访,调整脑起搏器的脉宽、频率、电压等参数,同时根据病情的改善程度来调整药物剂量。
脑起搏器手术整体上安全可靠,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千分之五左右,主要是由颅内出血引起,患者高龄、基础疾病多、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等是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
但是手术治疗要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这是需要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医生合作,全面评估后才能确定的。
做脑深部电刺激术应该符合这些条件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
对左旋多巴药物敏感
病程至少5年
具有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
患者精神状态评估必须是正常的,没有明显焦虑、抑郁和记忆力减退
磁共振检查没有明确的脑器质性病变
近年来,患者术后程控和随访变得越来越便利,除了传统的门诊程控和患者控制器自我程控外,利用网络进行远程程控可以使患者在家就能看医生,完成对脑起搏器的程控。这使得患者免去了舟车劳顿之苦,也比患者自我程控更加安全有效。
非充电型的脑起搏器需要定期更换电池,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同,一般5年左右更换一次。可充电型的脑起搏器使用寿命明显延长,目前可达到15-30年。
手术治疗|【百年协和讲堂】帕金森影响寿命吗?脑起搏器是咋回事?肠道菌群与帕金森有关?
文章插图
脑起搏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对于帕金森病病程发展的影响仍不十分清楚,很有限的证据表明脑起搏器可以延缓部分患者的病情进展。
康复治疗在现有治疗模式下,最容易被帕金森患者轻视的当属康复治疗,应该是三分手术,七分康复。帕金森病的康复训练能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最大获益,应当贯穿始终、伴随一生。康复治疗师和训练师会针对患者功能障碍的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处方”,而患者回家后要坚持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