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常吃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有哪些不良反应?需要注意什么?

过敏|常吃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有哪些不良反应?需要注意什么?

文章图片

过敏|常吃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有哪些不良反应?需要注意什么?

文章图片



阿司匹林属于环氧酶抑制剂 , 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作用 , 主要通过使血小板的环氧酶乙酰化 , 减少血栓素A2的合成 , 对血栓素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产生不可逆的抑制作用 , 并可抑制低浓度胶原、凝血酶所致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 , 从而抑制血栓形成 , 适用于心血管疾病发病中、高危风险人群的一级预防 , 心肌梗死后、脑卒中后、短暂性脑缺血后预防再发(二级预防) ,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绞痛、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搭桥)、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 ,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预防血栓形成 。

常吃阿司匹林可见以下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由于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引起)等胃肠道反应 , 发生率3%-9% , 停药后多可消失 , 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 。
  2. 中枢神经:出现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多在服用一定疗程 , 血药浓度过高时出现 。
  3. 过敏反应:发生率0.2% , 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 。 多为易感者 , 服药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 , 严重者可致死亡 , 称为阿司匹林哮喘 。 有的过敏反应是阿司匹林过敏 , 哮喘和鼻息肉三联征 , 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
  4. 【过敏|常吃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有哪些不良反应?需要注意什么?】肝、肾功能损害:与剂量大小有关 , 尤其是剂量过大时易发生 , 损害均为可逆性 , 停药后可恢复 , 但有引起肾乳头坏死的报道 。

常吃阿司匹林需要注意:
  1. 老年患者由于肾功能下降服用阿司匹林易出现毒性反应 。
  2. 由于阿司匹林小剂量服用时(一日<300mg)时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 , 可使出血时间延长 。 剂量小到40mg/天也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 , 有抗血小板作用 。
  3. 哮喘及其他过敏性反应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偶见引起溶血性贫血)、痛风(可影响其他排尿酸药物的作用 , 小剂量时可引起尿酸滞留)、肝功能减退者(可加重肝毒性反应 , 加重出血倾向 , 肝功能不全和肝硬化患者易出现肾脏不良反应)、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者(有加重肾脏毒性的危险)、血小板减少者 , 应慎用阿司匹林 。
  4. 长期用药应定期检查血细胞比容、肝功能和血清水杨酸含量 。
  5. 抑制血小板聚集 , 阿司匹林应用小剂量 , 一次口服75-150mg , 一日1次 , 一般一日100mg , 在急性心肌梗死或做血管重建手术可以开始用较高剂量(160-325mg)作为负荷量 , 以尽快发挥抗血小板作用 , 以后改为正常用的低剂量 。

氯吡格雷属于血小板P2Y12受体拮抗剂 , 抑制二磷酸腺苷介导的血小板聚集 , 还可阻断活化血小板释放的二磷酸腺苷引起的血小板激活而进一步抑制血小板聚集 , 适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 , 如心肌梗死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或确诊的周围动脉病变患者 , 还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 , 需要与阿司匹林联用 , 以及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耐受患者的替代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