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兰德公司黄志环:新冠疫情在今年春季不会结束|新京智库高端访谈( 二 )


新京智库:有学者表示奥密克戎毒株是更多影响上呼吸道 , 而不是肺部 , 所以它的传染力更强 , 但也更温和 。 你怎么看这个“新”判断?
黄志环:是的 。 有中国香港学者、日本学者做过类似的研究 。 其中香港研究人员专门用奥密克戎毒株在体外不同的组织细胞做过相关实验 , 结果证实奥密克戎毒株更容易感染上呼吸道细胞 , 而不是下呼吸道(即肺部)细胞 。
新京智库:换句话说 , 新冠疫苗还可以预防奥密克戎毒株感染引发的重症 , 但对于预防传播作用不大?
黄志环:对 , 多数打了两针、三针疫苗的 , 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后基本没有重症 , 或者说症状很轻 。 当然也有个别例外的 , 如果有基础病的话 , 还是会出现重症的现象 , 但是总体上出现的重症率比没有打疫苗的人群要低很多 。
新冠疫情在二三月不会结束
新京智库:有观点认为 , 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疫情在全球疫情中起到了放大效应 , 你对此如何看?
黄志环:作为一个公共卫生研究人员 , 我是希望数据越多越好 , 因为这有利于更准确研究病毒 。 美国现在不管是检测试剂 , 还是数据系统都比两年前成熟了 , 现在能报这么多确诊病例 , 确实说明有很多病例 。 现在的确诊病例数据基本是用PCR检测确诊得出的 , 但还有很多人在家自己用快速检测设备检测 , 所以目前公开的数据可能还不够完全 , 而且好多人没有症状可能就不去做检测 , 因此 , 目前的确诊病例数只能作为一个大致的参考 。 不过 , 这跟我们看到的情况还是很相符合的 , 包括医院的拥挤程度或者周围人检测出的阳性率 , 确实是蛮多的 。
疫苗|兰德公司黄志环:新冠疫情在今年春季不会结束|新京智库高端访谈
文章图片

▲人们在美国纽约街头的新冠检测点排队等候检测 。 新华社采访人员 王迎 摄
因此 , 美国各个地方的医疗系统都蛮紧张的 , 特别是在接种疫苗人数不多的地方 。 虽然说美国的疫苗接种率有68% , 65岁以上人群有95%都打了第一剂疫苗 , 但是各个地方的分布还是不太均匀 , 有一些地方 , 特别是年轻人还是没有接种疫苗 。 而目前的数据显示 , 没有接种疫苗的人如果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后 , 住院率是接种疫苗人群的5-10倍(患者年纪越大且没有打疫苗而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后 , 住院的可能性就越大) 。
新京智库: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 , 美、英两国2021年冬季以来的疫情 , 每日确诊病例数出现了是此前高峰值数倍之多的现象 , 但病死数未呈现出相对应的比例增长 , 英国还更少 。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否说明奥密克戎毒株造成的病死率变低了?
黄志环:首先是这个病毒本身不太容易影响肺部细胞 , 对肺部的杀伤力差一些 。 同时 , 很多人已经有了T细胞免疫 , 所以尽管它可以逃逸抗体免疫 , 但是T细胞还是有80%左右的保护能力 。 这两个因素决定了奥密克戎毒株造成重症的少一些 。 幸亏这样 , 要不然这波疫情的死亡人数就会非常多 。
新京智库:欧美一些病毒学家认为奥密克戎是新冠病毒的“终结者” , 预测2022年2、3月新冠疫情可能结束 。 你怎么看?
黄志环:如果说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疫情 , 可能二三月份在美国会减弱至平缓 , 但新冠疫情不会消失 , 而是可能逐渐变得类似感冒一样长期存在 。 冠状病毒目前发现常见的有七种 , 其中四种引起一般感冒 , 另外三种冠状病毒——非典(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及新冠——引起了大规模的疫情 。
从历史上看 ,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2003年非典(SARS)都像是突然消失的 。 但我们的研究发现 , 1918年大流感之后 , 病毒(H1N1)其实后来是以禽流感的形式流行过几次 , 只是人类对它已经有了耐受性 , 所以并未引发像1918年流感大流行那样重大的经济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