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对话冬奥赛场守护者 | “我们是雪道上的一团火”( 三 )


作为医疗官 , 场馆的一切在我看来就像慢慢成长的孩子 , 队员们的信心也在训练和测试赛中逐渐增强起来 。 而让我印象深刻的 , 不是那些难度最大的救援 , 反而是一次相对简单的对运动员右侧肩关节脱臼的复位 。
2021年年初的“相约北京”测试赛上 , 一名国内运动员发生了肩关节脱臼 。 虽然不是特别严重 , 但脱臼部位一碰就会导致极度的疼痛 , 伤者情绪烦躁 , 不允许医疗队员诊治 。
常规治疗时 , 会先由医务人员为患者拍摄X线片 , 确定脱臼情况后再复位 。 但当时我们的医疗站里没有X线机 , 加之医疗保障工作刚刚开展 , 伤者又对治疗有抵触 , 大家一时不知道是应该将伤者送到定点医院还是就地治疗 。
医疗队员只能先对运动员进行安抚 , 告诉他我们是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医生 , 有很丰富的脱臼复位经验 。 运动员慢慢听进去了 , 愿意把自己“交”给我们 。 这也让我们的医生有了信心 , 做好预案 , 很轻松地将脱臼部位成功复位 , 运动员连连道谢 。
虽然脱臼不是非常严重的创伤 , 但这次的成功救治无疑提振了运动员和医疗队员的信心 , 鼓励了毫无经验且一直压力很大的医疗队员们 。 大家都相信 , 我们在医疗站内就能凭借自己的专业素养处置好很多伤情 , 未来也能经受住冬奥会的一系列考验 。
防疫工作具体是怎么开展的?
梁学亚: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 , 我们在场馆竞速区集散广场运动员医疗站和竞技结束区运动员医疗站 , 参考医院发热门诊“三区两通道”要求进行了科学设置 。 同时 , 为所有运动员、医护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按照二级防护标准提供医疗保障 。
当疫情碰上重大活动 , 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首先过关 。 因为冬奥会有其特殊性 , 运动员、滑雪医生都穿着雪靴、戴着雪帽 , 防疫要求肯定和日常医院内有所不同 。 缓冲区要设多长?医疗垃圾桶要放在什么位置?医疗站内的窗户和门怎么开?每一个细节都非常关键 。
比如 , 我们在医疗站诊室的门窗上就下了大功夫 。 第一 , 大门要冲着雪道 , 越近越好 , 急救贵在一个“快”字 。 第二 , 诊室设置两个能相互对流的窗户 , 每半天通风1小时 。 第三 , 门要够高、够宽 , 不设置门槛 。 外国运动员身材比较高大 , 担架或急救床要能被直接推着进出 。
另外 , 医疗队马上要迎接10多位外籍队员 。 我们为他们设置了专门的休息室 。 在协同工作的场所 , 工作人员须保持1~2米的距离 。
队员们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怎么克服的?
梁学亚:在我印象里 , 所有医疗队员们都为自己能参与到这场重大赛事中来而感到荣幸 , 始终积极、热情 , 就像一团火 。
2次测试赛和4年的培训下来 , 我们队员中确实也有很多人遭遇过伤病 。 滑雪医生在4个雪季的滑雪技能强化培训过程中 , 有十几个人受伤 。 有的做了手术 , 恢复后又开始训练 。
别看这群人平均年龄已经40多岁了 , 但每次投入工作中 , 大家就像小孩子一样 , 彼此信任 , 内心非常单纯 。
场馆|对话冬奥赛场守护者 | “我们是雪道上的一团火”
文章图片

陪着大家一起工作、培训和演练 , 我最深的感触是 , 所有队员都以承办一届成功的冬奥会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 对自己考虑得极少 。 大家心里想的是同一件事:冬奥会是让世界看到中国的一个窗口 , 绝不能因为任何一个失误影响祖国的形象 。
生命至上 。 任何大型赛事都离不开医疗保障作为后盾 。 虽然身担重任 , 但经过多次考验和无数的训练 , 对“这场仗”怎么打 , 我们充满信心 , 也愈加笃定 。 我们会在冬奥会上展现中国医者风采和中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