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医生、医生|没有核酸报告?先救人!

本文转自:人民网
“医生、医生 , 快......快!”一群人簇拥着担架上的病人冲进了大连市中心医院的急诊室 , 担架上的病人意识不清 , 同时还伴有发热症状 。
同伴介绍说 , 患者刘先生是刚刚在打羽毛球过程中突感不适 , 倒地后失去意识呕吐 , 并误吸入呕吐物 。
本文转自:人民网“医生、医生|没有核酸报告?先救人!
文章图片
大连市中心医院供图
本文转自:人民网“医生、医生|没有核酸报告?先救人!】按照大连市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 , 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 , 一般情况下须先经过核酸检测 , 进入发热门诊排查方可就诊 , 但此时患者意识不清 , 没有办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 医院当值的神经介入病房主任李迪凭借着多年的经验 , 根据其症状迅速判断是脑卒中 。 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最好在发病后4.5小时内进行治疗 , 每耽搁一分钟 , 脑组织就有190万神经元坏死 , 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 一旦错过治疗时间窗 , 脑组织不能得以挽救 , 会导致患者严重残疾甚至死亡 。
情况危急 , 但患者出现发热症状 , 尚未测核酸 , 怎么办?怎么办!李迪医生迅速做了决定:向医院申请绿色通道 , 一刻不误!先救人!
大连市中心医院紧急开启绿色通道 , 核酸检测和救治同步进行 , 多方协调各科室 , 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 , 快速完善流行病学调查和院内发热专家组会诊 , 考虑到发热是神经系统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发热 , 由李迪带领团队在二级防护下进行了急诊神经介入手术 。
本文转自:人民网“医生、医生|没有核酸报告?先救人!
文章图片
大连市中心医院供图
二级防护是手术服、隔离衣两层叠加 , 还要带着面屏和3M口罩 。 在手术室里 , 穿着如此厚重的装备加上紧张的状态 , 口罩呼出的哈气在面屏上迅速凝结成雾气和水滴 , 眼前很快就朦胧一片 , 手术进行时 , 每一分钟都觉得被拉长好几倍 , 依靠的只能是行医多年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和精妙手感 , 李迪主任说:“我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 患者才四十岁的年龄 , 我们不但要保住他的生命 , 更要保证他的后半生啊 。 ”
本文转自:人民网“医生、医生|没有核酸报告?先救人!
文章图片
大连市中心医院供图
最终 , 在团队的高效紧密配合下 , 李迪成功探查出引起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真正原因——左侧椎动脉夹层 , 而此时距离患者发病还不到三个小时 。 经过及时的治疗 , 患者病情逐渐好转 , 并于病后第8天痊愈出院 。
回忆这次抢救 , 李迪说:“当时情况特别紧急 , 真的没想那么多” 。 当被问到是否担心有风险时他笑着说:“生命至重 , 医者担当 , 对于医生而言 , 患者的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 保证患者医疗安全 , 保证防控措施到位 , 再困难也是值得的 。 而且我们有团队、预案、培训 , 有这么多全面的保障 , 在大连的医院 , 碰到紧急情况 , 我们肯定会将患者安排得‘羽羽齐齐’!”这句地道质朴的大连话 , 像一股“暖流” , 温暖着整个寒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