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减肥药”在二级市场走热,中国企业如何押注GLP-1类药物?

“网红减肥药”在二级市场走热,中国企业如何押注GLP-1类药物?
文章图片
图源自视觉中国
从“断货王”到股市“催涨素” , “网红减肥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从消费市场火到了二级市场 。
目前 , 国内获批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商品名为诺和泰 , 来自丹麦公司诺和诺德(NOV.US) , 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 在该药物2021年4月于国内获批两个月后 , 美国FDA进一步批准了司美格鲁肽用于肥胖或超重成人的慢性体重管理 。
一时间 , 司美格鲁肽成了国内市场畅销的“减肥神药” 。 “一针瘦5斤”“一个月瘦30斤”等说法出现 , 在社交平台 , 求购“小司美”“大司美”的网友也不在少数 。
因为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核心专利到期时间为2026年3月 , 国内尚无本土产品 , 相关企业或开始提前布局 , 或以上游原料药供应商身份获得关注 。
“减肥神药”未批先火 , 肥胖市场急速扩容
2021年4月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 并未在减重领域获批 。 同年6月 , 美国FDA批准规格为2.4毫克的司美格鲁肽用于肥胖或超重成人的慢性体重管理 。
通过微博、小红书等社交软件的“口碑相传” , 司美格鲁肽被冠以“减肥神药”之名 , 一脚踏进医美领域 , 在国内热度蹿长 , 2022年夏天还曾断货 。 当年7月份 , 诺和诺德在声明中称需求超过预估 , 为全面恢复 , 停止院外市场供应 。 即便如此 , 诺和诺德2022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 , 司美格鲁肽在中国地区的销售额超过15亿元 。
此前就有临床医生表示 , 司美格鲁肽在国内有2/3以上的销量被用于减肥 , 而不是糖尿病 。 这涉及到处方药超适应症使用 , 在缺乏医生指导用药的情况下 , 存在用药安全隐患 。
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 , 旧称索马鲁肽)是一种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 , 最早在2017年被FDA批准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 而GLP-1受体激动剂被业内认为是革命性的降糖药产品 。
其作用机制为 , 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模拟天然GLP‐1来激活GLP‐1受体 , 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 , 延缓胃排空 , 通过中枢性的食欲抑制来减少进食 , 从而达到降低血糖和减重的作用 。
因为司美格鲁肽半衰期约为1周 , 每次注射后疗效可以维持一周 , 无论在糖尿病用药市场还是减肥药物市场 , 司美格鲁肽的优势明显 。
减肥领域 , FDA获批的6款药物中 , 氯卡色林、芬特明-托吡酯复方制剂、纳曲酮-安非他酮复方制剂已经因成瘾性及副作用逐渐退出市场 。 奥利司他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胃肠道脂肪酶起到减重作用 , 并非未来减肥药主流研发方向 。 同样出自诺和诺德的利拉鲁肽(Liraglutide)在降糖、减重效果上不敌司美格鲁肽 , 同时 , 利拉鲁肽是日制剂 , 需要每天注射 。
“网红减肥药”在二级市场走热,中国企业如何押注GLP-1类药物?
文章图片
图源自国金证券研报
“网红减肥药”在二级市场走热,中国企业如何押注GLP-1类药物?】需要注意的是 , 奥利司他胶囊是国内唯一获批的减肥药物 , 生产企业包括新时代药业、海正药业、明瑞制药 , 以及华东医药旗下的中美华东等 。 显然 , 在国内庞大的减肥市场 , 一款上市已久的传统路径药品并不能满足需求 , 而且合规药物稀缺也直接将肥胖患者推向了保健机构、营养机构 , 加剧了市场乱象 。
《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的统计数据显示 , 中国成年人中超重及肥胖的合并患病率从每年的20.0%增长到2018年的50.7% 。 根据2020年的全国调查报告 , 至2030年 , 中国成人超重肥胖合并患病率将达到65.3% , 在学龄儿童及青少年中将达到31.8% , 在学龄前儿童中将达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