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跟风减肥变厌食,轻松锻炼存在吗?

(文/观察者网 科工力量 清柠)
大家好 , 我是科工力量的主持唐颖 。
眼看奥密克戎疫情全球爆发 , 转眼之间 , 疫情已经持续了两年多 。 虽然世界各国的防疫措施差异很大 , 但是中外家长意见却出奇的一致 , 那就是一定要没收孩子的手机 。
这也确实是没办法 , 居家隔离 , 爹妈上班 , 孩子没课怎么办?盯着屏幕天天看 。 中国家长没收手机 , 担心的是游戏、成绩和视力 。 欧美家长没收手机 , 却是担心孩子吸毒、厌食和抑郁 。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 , 一位名叫弗拉索娃的女孩 , 13岁时加入Instagram , 每天要花三个小时观看主播视频 , 结果给自己看出了饮食失调 。
节食小视频 , 伤害的不光是孩子 , 还有负责治疗的医生 。 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精神病学副教授安吉拉·瓜达表示 , 她经手的厌食症患者 , 接触恶性节食的来源 , 有一半是社交平台和小视频 。 密歇根大学儿童医院在疫情期间 , 厌食症患者翻了一番 。 按下葫芦起了瓢 , 一夜回到解放前 , 父母很着急 , 医生也很绝望 。
调查采访人员也感到疑惑 , 所以申请了几个小号 , 搜索了几个“减肥”话题的视频 , 点开、收藏 , 然后故意不看 。 结果Tiktok各种刷新减肥节食的相关视频 , 推送比例甚至超过了40% 。
很明显 , Tiktok的个性化推荐算法 , 有点太聪明了 。 但是再看看推送视频 , 这算法耍的还是小聪明 。 这些视频画风开始还算正常 。 可是在推送到30多个视频之后 , 各种极限节食视频就开始混了进来 。
点开视频会发生什么?之前的健身减肥视频 , 会被算法覆盖掉 。 越看越推送 , 越推送越看 。 阳光女孩就被带成了厌食少女 。
不过要从社会大环境看 , 疫情中的厌食潮 , 不应该只让社交平台背锅 。 青少年虽然窝在家里 。 但是网课接着上 , 朋友圈一直刷 , 大家都闲着没事干 , 就会舞动青春 , 标榜自我 , 花样作死 , 玩命攀比 。 社交平台的个性化推荐 , 只是加速了这个趋势 , 归根到底 , 还是大家的小心思在作祟 。
社交|跟风减肥变厌食,轻松锻炼存在吗?
文章图片

作妖的范围可不止青少年 。 什么A4腰蜜桃臀的社交密码 , 煽起了一阵审美浮夸风 , 也让不少人默默低下头 , 关注起了腰间的“游泳圈” 。
现代社会 , 别管你是学生还是社畜 , 都有点小毛病 , 一会儿腰疼了一会儿头疼颈椎病坐骨神经痛 , 说的是你吗 。 上班时脖子疼的不行扭一扭 , 结果全办公室的脑袋都跟着摇起来了 , 私塾回归了属于是 。 吓得我揉揉脖子默默预约了周末上午的骨科 。
结果呢 , 看过片子 , 明明我的医保卡已经饥渴难耐 , 医生还是用九字箴言堵住了我满含深情的小作文 , “多运动多休息一下 , 下一个” 。 怎么说呢 , 知道自己没啥大毛病 , 感觉还挺失落的 。
然后我就萌发了去健身的念头 , 确实 , 身体活动起来许多毛病都不见了 , 精神也变好了 。 我有个女性朋友啊 , 是个电脑前坐到石化的主 , 每次都要我拖她去健身 , 结果到时间一发微信呢 , 都是“太忙算了”、“下次一定” 。 去健身房的次数一共两次 , 办卡一次退卡一次 。
我问她你还能坚持啥 , 她说现在能持之以恒的 , 就是打王者荣耀 。
哎 , 我朋友的体验不是个例 , 不然中国的健身人群为什么还是稀稀拉拉这么点呢 。 也难怪她会犯拖延症 , 去健身房吧 , 有这么多问题 , 在家自己练吧 , 搞不好健身变伤身 , 有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科技除了给我们添乱外 , 能不能有啥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