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ha|EHJ:确诊乳腺癌后,房颤风险或会翻倍?!


众所周知 , 房颤是血栓相关疾病和心血管相关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1] 。 在过去的20年间 ,房颤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 尤其在确诊癌症的患者中 。
乳腺癌是一种在女性中高发的癌症 。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 , 乳腺癌治疗方式的改善 ,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
然而 ,不断增加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 却成为乳腺癌患者获得最佳预后的限制因素[2] 。 虽然我们已经知道 , 在非癌症人群中 , 房颤有着较差的预后[3];但我们现在仍不知道 乳腺癌确诊后房颤的发生率 , 以及房颤是怎样影响乳腺癌的预后[4] 。
乳腺癌确诊之后 , 是否应该引入心脏病专家 , 预防和管理可能出现的心血管风险呢?这篇文章会告诉你答案 。
近期 ,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Avirup Guha博士领衔的研究 , 通过分析SEER数据库的乳腺癌病例发现 ,在新诊断乳腺癌的头60天内 , 房颤的发生率为3.3% , 而这一数据在作为对照的非癌症参与者中 , 仅为1.8%[5] 。
另外 , 乳腺癌的分级也影响房颤的发生率 , 按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对乳腺癌的分级 ,与I期的患者比较 , II 期 的患者与房颤风险升高51%相关 , III 期 的患者与房颤风险升高163%相关 , IV 期 的患者与房颤风险升高321%相关 。
值得注意的是 ,乳腺癌确诊后新发房颤还与癌症确诊后1年中的心血管相关死亡风险增高200%相关 。 这项研究发表在 European Heart Journal 上 。

Guha|EHJ:确诊乳腺癌后,房颤风险或会翻倍?!
文章图片

文章封面
我们先来看看Guha团队是怎么做的吧 。
他们利用的是SEER数据库2007至2014年的数据 。 纳入的乳腺癌患者的条件为 , 在2007至2013年间诊断为任何等级的乳腺癌 , 年龄为66岁及以上 。 最后一次随访的时间为2014年12月31日 。 乳腺癌的诊断以ICD-O-3为标准 。 排除标准为 , 癌症诊断基于尸检 , 癌症诊断的月份不明确 , 之前诊断为其他癌症或者有癌前病变 。
另外 , 研究者按出生年份、种族、SEER注册的地理地点、Charlson合并症指数 , 将非癌症的对照参与者与乳腺癌患者匹配 。
而 在乳腺癌诊断后30天内、6个月内 , 新诊断房颤的发生率分别为0.6%和2.1% 。 乳腺癌患者确诊后对应的房颤发生率一直比非癌症对照的房颤发生率要高 。

Guha|EHJ:确诊乳腺癌后,房颤风险或会翻倍?!
文章图片

乳腺癌患者确诊后对应的房颤发生率一直比非癌症对照的房颤发生率要高 。 红色和蓝色分别对应乳腺癌患者和非癌症对照 , 横坐标是时间(天) , 纵坐标表示新确诊房颤病例占总数的比例 。
我们再来看看房颤对应的危险因素 。
Guha团队发现 , 年龄、种族、一些社会经济因素 , 与乳腺癌人群新确诊房颤高度相关联 。 例如 , 以年龄小于70岁为对照 , 年龄在70-80岁与房颤风险增加31%相关 。
许多心血管相关的风险因素 , 与乳腺癌人群新确诊有房颤高度相关联 。 比如 , 高血压与乳腺癌人群新确诊房颤风险增加46%相关 , 糖尿病与乳腺癌人群新确诊房颤风险增加55%相关 , 中风病史与乳腺癌人群新确诊房颤风险增加70%相关 。
【Guha|EHJ:确诊乳腺癌后,房颤风险或会翻倍?!】值得注意的是 ,抑郁与乳腺癌人群新确诊房颤风险增加21%相关 , 而贫血与 新确诊房颤 风险增加46%相关 。
而正如我们摘要中所概括 , 癌症的分期也与乳腺癌人群新确诊房颤风险相关 , 按AJCC分期 ,与I 期 比较 , II 期 与房颤风险升高51%相关 , III 期 与房颤风险升高163%相关 , IV 期 与房颤风险升高321%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