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辨经络病证方法( 四 )


[临床表现
男子为疝气 , 女子为带下 , 癥聚;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作痛 , 腹中有气上冲于心 , 不得俯仰 , 拘急等 。
[机制分析
任脉起于小腹 , 出于会阴 , 沿胸腹正中线上行 , 止于下唇系带 。 任脉统帅各条阴经 , 称阴脉之海 , 能主管子宫的月经和胎儿的孕育 , 所以此脉失常而见此症 。
本法常用于对疝气、带下、瘕聚、月经不调等病的辨证 。
十五、辨冲脉病证
冲脉病的辨证 , 是指对病邪侵及冲脉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 。 冲脉为气血之要冲 , 上行则灌诸阳 , 下行则渗诸阴 , 为十二经脉之海及血海 , 能调节十二经气血 , 同妇女月经有密切关系 。 冲脉病证以冲脉循行特点及月经病变为特征 。
[临床表现
气从少腹上冲胸、咽 , 咳 , 唾 , 气逆而里急 , 眩仆 , 四肢如火 , 心烦 , 恍惚癫狂 , 腹满胀急疼痛 , 胸满气逆 , 癥瘕 , 遗尿 , 胎漏 , 不孕等 。
[机制分析
冲脉起于小腹 , 下出会阴 , 从会阴分出四支 。 向前一支沿腹腔前壁与任脉内外对应上行人头颅 。 向后一支沿腹腔后臂与督脉内外对应 , 上行人头颅 。 另两支从会阴 , 沿下肢内侧下行止于内踝附近 。 冲脉被称为“血海”是因其能调节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的气血 , 所以其病证范围最为广泛 。
本法常用于对奔豚、月经病、眩晕、癫、狂、咳、喘等病的辨证 。
十六、辨带脉病证
带脉病的辨证 , 是指对病邪侵及带脉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 。 带脉起于胁下 , 围腰一周 , 犹如束带 , 能约束纵行诸经 。 带脉病证以带脉的循行特点为特征 。
[临床表现
腹部胀满 , 绕脐腰脊痛 , 冲心痛 , 腰溶溶如坐水中 , 足痿 , 月经不调 , 赤白带下 。
[机制分析
带脉环脐腰一围 , 如裙裤之带 。 能支配下肢运动 , 主管带脉以下部位 , 以及盆腔中泌尿生殖器官的生理和病理 。 尤其是女性 , 所以古人将妇科疾病统称为“带下病” 。 本法常用于对腰痛、痿病、带下、月经病的辨证 。

十七、辨阴维阳维脉病证
阴维、阳维脉病的辨证 , 是指对病邪侵及阴维、阳维脉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 。 阴维脉维络诸阴 , 阳维脉维络诸阳 , 阴维 , 阳维脉病证以营阴、卫阳病变症状以及阴阳不相维系症状为特征 。
[临床表现
阴维脉为病 , 苦心痛 , 或胁下实 , 腰痛 , 阴中痛;阳维脉为病 , 苦寒热 , 腰痛 , 肌肉痹痒 。 阴阳不能自相维系则怏然失志 , 溶溶不能自收持 。
[机制分析
维脉有阳维脉和阴维脉之分 , 分别联络着诸阳经和诸阴经 。 阴维 , 阳维分别起于内外踝附近 , 沿下肢内 , 外侧上行止于头部 , 故其失常 , 有如上症状 。
本法常用于对腰痛、心痛、外感等病的辨证 。
十八、辨阴阳脉病证
阴、阳脉病的辨证 , 是指对病邪侵及阴、阳脉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 。
阴、阳脉分主一身左右之阴和左右之阳 , 上会于目 , 有濡养眼目 , 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
[临床表现
阴脉为病则阳缓而阴急 , 瞑目及少腹痛 , 阴厥 , 腰髋连腰中痛 , 男子阴疝 , 女子漏下等;阳脉为病则阴缓而阳急 , 嗔目及腰背痛 , 身体强直 , 癫痫 , 狂走等 。
[机制分析
阳脉和阴脉分别起于下肢内外踝附近 , 沿下肢内侧、外侧上行 , 分别止于目之上下睑 。 二经失常 , 分别可有下肢内、外侧运动障碍 , 有眼睑开合失常及睡眠障碍之疾 。
本法常用于对腰痛、癫痫、狂、瘛疭、中风、阴厥、疝气、崩漏等病的辨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