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故事里,都是真实存在的生命( 二 )


医生毕竟不是作家,写医学故事时,往往真实性和文学性不可兼得。面对这种矛盾,我的观点是真实性更重要。太戏剧化的故事,往往不符合实际。合格的医生都是理性而冷静的,如果因为过于戏剧化,医生群体不想读这些故事,就失去了一个了解患者和家属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如果患者被戏剧化的故事感动得一塌糊涂后,可能会对医院和医生形成不合理的预期,加深医患之间的误解。
带着好奇心,我打开了殳儆老师的新作《亲爱的ICU医生》。我很佩服殳老师,她在真实性和文学性之间平衡得很好。
在《再见,血透君》一章中,展示了一类医院里很常见的现象:长期承受某种痛苦的老病号,在深入了解疾病、医院、医生、护士后,心理会发生一些变化。有的患者会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有的患者则有点儿反客为主的意思,经常对诊疗措施提一些不靠谱的意见,对医疗服务吹毛求疵。最让医护人员头痛的是血透君这样的患者,被痛苦折磨得失去理智,在某些问题上走极端,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认为全世界都亏欠自己。对于后面两类患者,医护人员和家属需要共同努力,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尽可能纠正那些极端的想法。
在《两全》一章中,父亲做手术,医生儿子却没请假陪同,这在医院里真的司空见惯。在我看来,父亲住在自己工作的医院里,各项诊治流程安排好后,真的没必要全程陪同,时刻盯着会让同事觉得你不信任他们,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尤其是手术的时候,更需要回避。
在《短肠》一章中,殳老师表达了一个医患双方都需要了解的观点:对于一个患者来说,医疗决策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合适不合适。单纯从医疗的角度,或许是最好的决策,具体到某个病人身上,考虑心理、社会因素后,可能就不是最好的。脑干肿瘤手术在神经外科诸多手术当中是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一类。一位脑干旁良性肿瘤的患者就诊时已经有脑干受压的症状,手术风险大,但做手术的收益远大于风险。从医学的风险—收益比看,肯定是早点手术好。但是,患者的孙子半年后高考,他想见证孙子人生中的这一重要时刻,也不希望自己的病情影响孙子备考。所以,尽管手术时间越晚,手术的难度和风险越大,但对他而言,半年后再手术更合适。
在《好险!这要命的惯性思维》一章中,殳老师引出了一个“时髦”的问题:AI在医疗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会不会有一天取代医生?很多人说,医学介于科学和人文之间,带有一定的艺术性。仅从技术角度,可能是A方案对患者好,而考虑人文因素后,可能就得采用B方案了。我很赞同殳老师的观点:那些需要考虑人文因素进行决策的问题中,AI取代不了医生。因此,在未来,医生更要注重自己的人文素养。
希望更多人读到这本书,也希望这本书可以增进医护人员和患者间的互相理解。
于生死危局中书写生命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王一方
时至今日,我还没有入住过ICU,但不妨碍我跟ICU医生交朋友,聊体验。在我的ICU医生朋友中,殳儆算是“小字辈”,不过,她却改变了我对ICU的认知与理解。
患者|故事里,都是真实存在的生命】ICU的关键词是“生命支持”,原理是神奇的组织、器官替代技术,比如人工心、人工肺、人工肝、人工肾、肠外营养等,其维持生命的效果甚至超过原装的组织、器官。因此,ICU属于医疗体系中的“特种部队”,也是高新技术的聚集地。殳儆医生是ICU医生中为数不多的叙事医学的拥趸者和先行者,她以自己的妙笔把重症医学叙事带到了一个新高度,开启了生死危局境遇“生命书写”的崭新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