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腊日习俗变迁:从喝酒狂欢到喝粥养生( 二 )


宋米芾书唐林宽诗《省试腊后望春宫》
无论“蜡祭”还是“腊祭”,都在岁终腊月举行,一般先举行“蜡祭”,再举行“腊祭”。具体在哪天,每个朝代都不同。如东汉腊日是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唐代以大寒后辰日为腊日,宋代的腊日定在大寒前后的戌日。
而以腊八为腊日,虽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有“十二月八日为腊日”之说,但这条记载不一定可靠,将腊八定为腊日,应在宋代才出现。
在宋代以前,腊日是个大节日,不仅要蜡百神,腊宗庙,祭祖稷,还有宴饮、跳大傩、击腊举行这么多活动,当然要放假。据记载,秦汉两代腊日节持续五天,唐宋时期腊日节放假三天。
唐宋以降,因“蜡”“腊”不分、祭无定日、无神不祭及其他节日分散了其功能等原因,腊日节逐渐衰落。元明时期,取消“蜡祭”,清乾隆年间,再罢“蜡祭”,从此腊日节随着蜡百神的废除而退出官方节日的名单。
而在官方腊日节逐渐式微之时,
正是民间的腊八节兴起之日。
在唐代,腊八节开始出现,
节日习俗主要是
僧人沐浴净身,除身秽,洗心垢。
至宋代,腊八粥正式粉墨登场。《梦粱录》载:“此月(十二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二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此后,腊八粥便风靡一时,各地纷纷仿效,且以十二月初八为腊日,逐渐形成以喝腊八粥为主要习俗的腊八节。
丰子恺《施粥》
源于寺院的腊八粥,主要以香谷和果实为原料,五味俱全,故又称“五味粥”。经过千年的演变发展,腊八粥的做法和用料更丰富多彩,各地的腊八粥都有自己的特色。
此外,从腊八粥又演变出腊八蒜、腊八醋、腊八面、腊八豆腐等,使腊八节成为一个以养生保健为主题的美食节。
腊八节是一个典型的北方节日,
在我国南方不是很流行,
尤其是广东人,很少过腊八节,
甚至不认为腊八是个节日,
这可能与广东的传统习俗及饮食习惯有关。
北方人认为“过了腊八就是年”,
广东人则认为
到了“小年”(腊月二十四)才进入年关。
《村童腊鼓图》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采访人员 钟葵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采访人员 钟葵(翻拍)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戴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