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正华( 四 )


颜正华之所以成为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中药学家、中医教育家 , 源于他对中医药事业的执
着和热爱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 高校停止招生 , 但为了培养中医药事业继承人 , 颜正华在河
南下放劳动时 , 积极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沟通 , 要求开办中药学习班 。劳动之余 , 给学员讲中
医药课程 , 尽自己的力量减少文革对中医药事业的损失 。另外 , 颜正华要求自己的子孙学习中
医 , 如次子从事中医 , 小女儿从事中医图书管理 , 外孙女高琰于2006年以高分考入北京中医药
大学七年制本硕连读班 。中医药事业在学校、在家中得以传承 , 是颜正华最欣慰的事 。
外孙女高琰从入大学开始 , 每周六都跟随姥爷侍诊抄方 。她对采访人员说 , 我自幼与姥爷同住 , 
记忆里姥爷总是坐在桌前手捧书籍 , 时而做着笔记 , 时而像古人一样吟唱 , 有时又会拿起笔挥
毫书写 。得知我考入北中医时 , 姥爷喜悦于心 , 挥笔写下陆游诗作:“古人学问无遗力 , 少壮工
夫老始成 , 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 。”
勤于临证 医药兼通
他精通药性 , 勤于临证 。用药主张四两拔千斤 , 不投猛剂 , 不用大剂 , 平中见奇 , 处方可见
孟河医风 。
“我得了肾病 , 两个月前慕名找颜老看病 , 非常见效 。今天我第二次来 , 没想到颜老像家人一
样熟知并询问我的病症 , 真受感动 。”一位刚从诊室出来的患者对采访人员说 。
颜正华在中药教学的同时 , 从未丢掉中医临床 。他说:“要成为中药名师 , 首先要成为中医名
医 , 两者相得益彰 。”如今他89岁高龄 , 仍然为患者看病 , 并且每次出诊均要记录每个患者病
情、诊断、用药 , 坚持写医案 。每个患者 , 颜老都记挂在心上 。
怎样才能成为名医?颜正华回答:“要想成为名医 , 必须谙熟药性 , 并合理应用之;必须早临
证、多临证 , 揣摩体会 , 积累经验 。”颜正华弱冠之年就独立行医 , 之后的70年来从未中断 , 即
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 被下放到河南省商丘地区劳动 , 他也坚持在劳动之余为当地群众诊治
疾病 。勤于临证 , 探究药性 , 使颜正华成为医药兼通的救疾国手 。
“医之本 , 精于术 。”颜正华遣方组药 , 崇尚平和 , 通常达变 , 多有奇功 。
内蒙古一位40多岁的患者 , 因经常吸烟喝酒吃羊肉 , 咽喉形成1厘米×1厘米的溃疡面 , 严重
影响进食 , 辗转多家大医院 , 始终不见好转 , 经朋友介绍找到颜正华 。吃了两个星期的中药 , 
就可以吃饭了 , 不久溃疡面神奇般不见了 。
还有一位患有子宫出血症的中年妇女 , 在北京某大医院住院治疗3个多月 , 血一直余沥不
尽 , 后来只服用颜正华开的几服中药即控制了出血 。
像这样屡起沉疴的病例 , 在颜正华的医案中比比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