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冲击感染数亿人,下一针必须换疫苗了( 三 )


公允的说法是 , 打任何一种疫苗都比不打疫苗更有保护力;三针比两针好 , 两针比一针好;mRNA强于灭活;国药强于科兴 。
有人也试图将新加坡奇迹解释为“混合接种” , 但真实数据未必支持 , 毕竟 , 新加坡mRNA的使用剂量接近96% 。
从数据上看 , 新加坡奇迹的原因可能至少有两个:新加坡50岁以上人口 , 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的比率高达90%至92%;4%未必拖了后腿 , 但96%的mRNA使用率更可能是原因 。
中国香港也同时引入了mRNA和灭活疫苗 。 在香港 , 辉瑞-BNT对应的是其大中华区版本复必泰 。
2022年10月 , 香港大学医学院在《柳叶刀》正式刊发了一篇复必泰疫苗与科兴疫苗有效性对比研究 , 文章纳入了第五轮疫情的约100万名新冠感染者 。
根据这一数据 , 打完三针 , 两款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有效率均达到95%以上 。
第一波冲击感染数亿人,下一针必须换疫苗了
文章图片
图/“mRNA福星情报局”公众号
灭活的这一数据是令人鼓舞的 。 但其暴露出的弱项是 , 四个月后保护力出现大幅下降 。
2022年3月30日 , 巴西也发布过有类似发现的“比较研究”:灭活疫苗接种三个月后 , 预防感染、住院和死亡的有效性会随着时间迅速下降 , 在老年群体中更为明显 。
04
当下很多国人之所以相对不关注疫苗 , 正在阳的人自然更关心退烧药和特效药 , 而阳过的人则认为自己已具备了免疫力 , 很长一段时间无需再打疫苗 。
MD安德森癌症中心终身教授张玉蛟最近撰文称:
通常来说 , 感染后三个月内重新感染的可能性很低;然而 , 半年后 , 这个可能性就会明显增加 。 尽管 , 再次感染的症状可能会轻一些 , 但是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
张玉蛟引用的一份美国CDC研究甚至表示:被新冠感染过的患者 , 如果不接种疫苗 , 他们被再次感染的机率比感染后接种疫苗的人明显增高 , “美国CDC建议 , 自岀现感染新冠起 , 三月以后可以考虑接种疫苗包括加强针 , 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生活在重灾区或以变异病毒为主的地区的民众” 。
还不只是时间问题 , 这里还存在一个毒株变异带来的“免疫逃逸”风险 。 比如因为“蒙脱石散谣言”而在国内暴得大名的XBB毒株 , 据说就长于“免疫逃逸” 。
对此 , 灭活疫苗更显得力不从心 。
而这又是mRNA的比较优势 。 数据显示 , 已在香港地区获得正式注册批准复必泰OmicronBA4/5二价疫苗 , 可使针对XBB.1的中和抗体滴度提高4.8倍 。
无论是时间带来的效果衰减 , 还是毒株变异 , 张玉蛟的建议都是常态化打加强针:至少每半年到一年一次 。
至于打什么针 , 张玉蛟表示:“针对原始病原株的灭活疫苗的功效将越来越低 。 提高疫苗有效率刻不容缓” , “再不能坐失良机 。 有些事情 , 越晚越被动 , 最后变得进退两难” 。
第一波冲击感染数亿人,下一针必须换疫苗了
文章图片
图/微博用户@心远地自偏vv
根据全球“经验” , 中国的疫情第二波冲击几乎是避无可避的 , 有专家预判可能在今年五六月份 。
第一波冲击的大面积感染自然造成了无数的悲剧与生死殊途 , 但也给第二波冲击带来了用生命换来的自然免疫时间窗口 。
如何利用这三至五个月的时间窗口?
我想 , 最关键的无非是两条:
其一 , 在老年人中尽可能推广加强针 , 而且今后是常态化;
其二 , 无论是出于混打 , 还是更好更高效疫苗的考量 , 下一针都要换疫苗了 , 将灭活迭代为mR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