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黄山市依托古民居资源丰富的优势 , 深化改革推动民宿产业发展 , 以“住”为抓手带动乡村产业链延伸 , 激发乡村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
“复活”一座老宅“盘活”一个古村
文章图片
歙县上丰乡姬川村农户正在打柿子 。 每年秋天 , 柿子宛如一盏盏灯笼缀满枝头,吸引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赏秋、打卡 。 村民可以就地销售柿子、柿饼等 。 本报采访人员彭园园摄
文章图片
黟县石亭村一家民宿酒店一角 , 民宿由古宅改建而来 。 本报采访人员史力摄
文章图片
秋日航拍的歙县石门乡竹岭村青峰自然村 。 2021年该村投入40万元 , 帮助农民利用闲置房屋发展民宿 , 目前已发展7户农民成为民宿主 。 (资料图片)本报采访人员潘成摄
以“住”为源
不断延伸产业链
一座老房子 , 因为变换用途 , “活”了起来 。
冬日里 , 采访人员来到黟县石亭村 。 村是典型的徽州村落 , 一座座白墙黑瓦的民居 , 错落有致 。 村子东北角 , 是徽州人黄智勇的理想庭院 。
“一直在广州创业 , 10年前看上这座老宅子 , 就跟它结缘 , 回了家乡 。 ”43岁的黄智勇 , 黟县人 , 投资400多万元买下的宅子 , 如今是黄山知名的民宿酒店 。
走进院落 , 如同走进一座花园 , 水榭亭台 , 花木扶疏 , 古旧的房舍修葺时精心保留了传统特色 。 “你看这是它原来的样子 。 ”在黄智勇递来的画册上 , 采访人员看到修葺前的徽州老宅 , 破败不堪 , 已是风雨飘摇 。
“我热爱徽州文化和乡村生活方式 , 买下这座宅子 , 不仅实现了我的梦想 , 也让这座宅子复活了 。 ”黄智勇说 。
2012年 , 黄山出台政策鼓励和吸引流转古建筑 , 把古民居保护和乡村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 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吴小胜表示 , 一批人带着先进的理念、模式和规划 , 进入徽州乡村 , 利用市场化的运作手法 , 对古民居进行开发利用 。 黄智勇就是其中之一 。
“很多很好的老宅子 , 因为无人居住或者户主没有能力维修和保护 , 破败倒塌 。 而他们接手后修缮 , 开办民宿经营的同时 , 让古建筑复活留存 。 ”据黟县县委书记程寄县介绍 , 黟县民宿多是在古民居基础上 , 结合本地人文景观、自然生态、环境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 , 既保持原有风貌 , 又适当增加现代元素 , 更好地满足了游客需求 。
1996年 , 黄山市第一家民宿“旷古斋”诞生在黟县西递古村 。 如今黟县民宿已发展至903家 , 年均接待游客200万人次 , 旅游综合收入近20亿元 。
更重要的是 , 当一座房子成为民宿酒店后 , 一条产业链也在拉长 。
首先是就业 。 黄智勇告诉采访人员 , 如今他的“拾庭画驿”民宿用工19人 , 其中本村5个人 , 人均月收入5000元左右 。 在黟县碧阳镇关麓村 , “交叉小径的花园”是一家中西合璧的民宿 , 本村村民有10多人在店里工作 , 月工资4000元到5000元不等 。
因为“住” , 还带动新的消费 。
在石亭村 , 过去村民会把养的鸡带到集市去卖 , 现在则坐在家里等着黄智勇来收 , 一只比市场上贵近10块钱 。 “住客形成了一个优质农产品的稳定购买群体 , 他们消费能力强 , 让这些农产品实现了优质优价 。 ”黄智勇介绍 , 现在酒店一年帮村民代卖农产品几十万元 。
在黟县、歙县等地 , 采访人员走访发现 , 这样的模式在有成熟民宿经营的村子 , 已成为常态 。 “住”带来了人 , 人产生消费 , 以住宿为源头的产业链不断延伸 。 采访中 , 许多村干部和村民感到 , 企业的到来 , 带动了村容村貌改变 , 增加了村民务工收入 , 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 。
- 多收一季订单农业“钱”景好
- 羊肉是发物?“阳”了后能吃羊肉吗
- 融湾“桥头堡”发展驶入“快车道”
- 本地马蹄抢“鲜”上市 农户增收干劲十足
- 这种“不死的癌症”会导致骨质疏松,上海科研团队发现新疗法
- 红薯种出致富新“薯”光
- 患有痛风的人,怎么做能匡助降尿酸?建议日常多吃“3瓜”或有用
- 黄芪谷里新“大王”
- 创建“鲜食之都” 传递“中国味道”
- “阳过”之后咳嗽、乏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