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罕见病防治创出中国模式(大健康观察)


中国模式|罕见病防治创出中国模式(大健康观察)
文章图片

随着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 , 罕见病治疗及保障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
【中国模式|罕见病防治创出中国模式(大健康观察)】在日前召开的2021年中国罕见病大会上 ,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滔介绍 , 截至目前 , 国内共有60余种罕见病用药获批上市 , 其中已有40余种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 2021年共有7个罕见病药品谈判成功 , 价格平均降幅达65% 。
本届中国罕见病大会由国家卫健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指导 , 中国罕见病联盟、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中国医院协会主办 。
会上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表示 , 党的十八大以来 , 罕见病这一特殊领域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各方的关注 。 国家卫生、科技、药监、医保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 , 在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的基础上 , 通过制定罕见病目录、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加强区域协作和远程支持等措施 , 形成工作合力 , 探索出破解罕见病防治难题的“中国模式” , 共同推进罕见病防治与保障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 。
关注罕见病
体现生命至上
罕见病的防治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国家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顾问钟南山院士指出 , 第一 , 罕见病虽罕见 , 但在中国 , 任何一种罕见病的患者绝对数量很多 , 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弱势团体 。 对罕见病的关注体现了党和国家“生命至上”的国策 。
第二 , 在临床医生对很多种疾病的分析综合中 , 罕见病常常是最后发现的或者确诊的 , 这实际上带动了我们对很多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认识水平 。 要搞清一个罕见病 , 必须要对很多所谓的常见病或者少见病要有比较多的认识以后 , 排除了以后 , 再经过一些特殊诊断来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 , 对很多疾病的认识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
第三 , 中国对罕见病的深入研究将为国际上该领域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
研发有平台
提升供应能力
“十三五”期间 , 卫健、工信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 收录121种罕见病 , 目前83种治疗药品已在中国上市 。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表示 , 工信部密切关注罕见病患者用药需求 , 通过实施《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等 , 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治疗罕见病的特效药物 , 将罕见病药物产业化项目纳入工程攻关重点任务 , 推动建立罕见病药物研发平台 , 支持鼓励企业在罕见病药物研发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 同时 , 将罕见病药物纳入小品种药、短缺药管理 , 开展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和生产供应监测 , 推动罕见病药物供应保障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
王江平表示 , 工信部将着力打造良好产业政策和市场环境 , 持续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调动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开发罕见病药物的积极性 , 尽快实现罕见病治疗药品研发生产;着力加强罕见病药物生产供应监测和供需对接 , 推动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联盟 , 充分发挥国家医药储备蓄水池作用 , 为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美好生活向往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罕见病防治与保障工作 。
审批在优化
加快上市速度
“今年国家药监局新批准了利司扑兰口服溶液用散、布罗索尤单抗注射液等10个罕见病药品 , 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青年帕金森、高氨血症等罕见病 。 ”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陈时飞说 , “这些药品填补了国内相关罕见病治疗用药的空白 , 为更多罕见病患者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带来了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