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采访人员樊巍】“数据显示 , 接下来的两到三周 , 医院将迎来感染患者的救治高峰 , 这对已接近极限状态的急诊医学科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 ”《环球时报》采访人员1月2日从位于重庆的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以下简称西南医院)获悉 , 元旦小长假期间 , 西南医院急诊医学科共接诊急诊患者1000余人 , 其中急危重症患者近百人 , 绝大部分为阳性、高龄患者 , 伴有心血管等基础疾病 , 救治难度极大 。 作为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救治能力最强的医院之一 , 西南医院全面恢复就医秩序以来 , 急诊医学科全面优化就诊流程 , 加快患者诊治速度 , 共接诊患者一万余人 , 重症患者近千人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自12月以来 , 我们科室救治的病人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 。 ”急诊医学科主任刘明华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从近一周的数据看 , 急诊医学科平均每天接诊患者600余人次 , 抢救危重患者70余人次 , 120出诊10余台次 , 远高于往年同期 , “更重要的是 , 这些患者除了年纪较大 , 并伴有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基础性疾病外 , 大多都是新冠阳性患者、老年重症患者 , 一半以上需要使用呼吸机 , 增大了救治的难度 。 ”
为此 , 西南医院急诊医学科不仅搭建了方舱式抢救单元 , 专门用于高风险重症患者和阳性患者救治 , 还对急诊监护室及急诊病区 , 进行了统筹分区与改造 , 根据核酸及抗原结果 , 划分阴阳两病区 , 实现应治尽治 , 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人员流动 , 最大限度保护病人不被感染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西南医院抗击新冠病毒危重感染的最前线的科室 , 该科室收治的患者大多数是合并基础病的老年患者 , 平均年龄达75岁以上 , 最高龄为93岁 。 入院时 , 血氧饱和度低、呼吸困难 , 需要有创呼吸机、高流量氧疗仪等硬件设备辅助治疗 , 且危重症老年患者病情变化迅速 , 需要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 必须24小时持续观察 , 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相较平时增加至少3倍 。
为了医院减轻运行压力 , 更好地服务患者 , 给病人康复争取时间 , 该科室调动了一切能调动的力量 , 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医护人员返岗率达到了99% 。
“我们每天下午4点都会参加医院组织的会诊 , 平均每天要会诊近20个患者 。 ”西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名医周向东教授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目前科室已集齐各方力量 , 第一时间为患者配备心电监护、呼吸机、输注工作站等全面紧缺的仪器设备 , 优化诊疗流程 , 减少病人等候时间 , 及时识别重症患者 , 紧急扩充病区、增设床位 , 其中 , 呼吸ICU床位增设三倍有余 。
此外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率先启用了成人重型/危重型早期预警指标体系 , 通过加强对早期预警指标的监测和整体评估病情 , 紧抓重症转危重症的相关早期预警指标并进行分析 , 通过提前干预、积极处理 , 使病情向重型或危重型转化的比率大幅减少 , 极大降低病亡率 。
【呼吸重症科医护返岗率达99% ,西南医院全力迎战重症高峰】“患者一旦转轻症 , 我们就会让他们出院或者转入其他科室普通病房收治 , 把呼吸ICU病房留给更需要的病人 。 ”西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宫亮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介绍 , 目前 , 科室收治重型、危重型患者是轻型、普通型的四倍以上 , 无论是普通患者还是确有必要检查的新冠患者 , 都能得到及时合理地安排 。
- 人死后为啥要烧掉生前的衣服?其实这并不迷信,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 南阳南石眼科 | 警惕儿童干眼症
- 高血压|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转阴后仍咳嗽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进行处理
- 就诊高峰下的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在院病人翻倍有急诊科医生一天接诊130个病人
- 专家解读:丙种球蛋白只适用于重症感染 不建议囤药抢购
- 急诊风暴中的坚守
- 呼吸重症科医护返岗率达99%,西南医院全力迎战重症高峰
- 疫苗|女医生抗癌8个月,在直播间科普防疫:有一束光相互照亮
- 应对新冠病毒感染丨记者蹲点华西医院:调配扩容迎战重症高峰
- 新冠重症概率占3%-4%?请网友不要误读、误传!